東西問 | 何嵩昱:侗族大歌緣何得到“三跨”審美認同?
中新社貴陽6月15日電 題:侗族大歌緣何得到“三跨”審美認同?
——專訪貴州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系主任何嵩昱
中新社記者 蒲文思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發跡于春秋戰國時期,盛行于明代,至今約有2500年歷史。20世紀50年代,它被現代音樂界偶然發現,不僅改寫了中國民族音樂史,還讓世界對中國民族音樂的認識進入了一個新里程。80年代以來,侗族大歌呈現出走向世界舞臺的“熱現象”,收獲海外廣泛贊譽。侗族大歌緣何能得到跨民族跨國界跨文化審美認同?近日,貴州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系主任何嵩昱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對此作出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為何說侗族大歌的發現在中國民族音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何嵩昱:20世紀50年代之前,西方音樂界一直持有“中國民族音樂中沒有復調音樂”“中國民間只有單聲部民歌”的觀點。這些看法甚至被載入世界音樂史,成為中國音樂不足以比肩于西方音樂的證明。與此同時,復調音樂的缺失,也極大限制了中國民族音樂的全面發展。直到孕育于群山之中的古樸民歌“侗族大歌”被發現,并在世界音樂舞臺驚艷亮相,才一改中國民族音樂的固有面貌,重新確立了中國民族音樂的重要地位。
1952年,貴州省音樂協會工作者蕭家駒、郭可諏等人在貴州黎平縣偶然發現了以合唱形式存在的侗族大歌,自此開啟對侗族大歌的研究。1956年,中國著名音樂家鄭律成在貴州考察時偶遇侗族大歌演出,他為之震撼并有感而發:侗族大歌的存在,打破了資產階級音樂家和學者的謊言,填補了中國無和聲的歷史空白,看來要重新改寫大學的音樂史教材。鄭先生的這一感言引起了法國著名民族音樂學家路易·當德萊爾的重視。
1986年9月至10月,應路易·當德萊爾邀請,由貴州黔東南9位侗族姑娘組成的侗族大歌合唱團在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演出并大獲成功。法國民族音樂學家杰拉德·孔德先生在《世界報》上撰文稱,侗族大歌是本屆藝術節的“重要發現與重要成就之一”。此后,侗族大歌收獲西方音樂界的廣泛關注,2009年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代表中國文化的一張名片和全人類共同擁有的瑰寶。
中新社記者:侗族大歌是如何產生的?
何嵩昱:侗族大歌是侗族的一種文化實踐,也是這個民族長期處于無字社會的經驗總結。它的產生與侗族地域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息息相關。
侗族世居地主要位于貴州湖南廣西湖北四省(區)交匯區域連綿的大山深處。遠離喧囂、依山傍水的居住環境養成了侗族人崇尚自然的觀念,他們擅長對自然事物進行惟妙惟肖的模仿與刻畫,喜愛模擬蛙叫、蟬鳴等自然和聲,加上侗族語言本身具有多聲調值的特性,這些都是侗族大歌復調形成的基礎。
偏居大山深處、與世隔絕促成了侗族人自給自足、自我管理的小型社會,并由此形成了“款”組織形式、“寨老”協商制度與鼓樓文化,“款”和“寨老制”是群眾性的社會組織,鼓樓是群體活動場所,它們為侗族大歌的全民參與性奠定了基礎。
侗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但侗民族的遷徙、斗爭、神話等歷史需要被記錄和傳承。“漢人有文傳書本,侗家無字傳歌聲”,侗族人以歌代文、以歌傳文,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以音樂為主的傳承體系。“飯養身、歌養心”,對侗族人而言,唱歌和吃飯同等重要,“歌”是支撐侗族人的精神食糧。日久年深,侗族社會無人不歌、無處不歌、無事不歌,善歌者人皆重之。
中新社記者:侗族大歌有何特點?它與西方多聲部音樂有何異同?
何嵩昱:多聲部音樂是不單純依靠單一旋律,還須以各種方式加入其他織體來共同完成的一種音樂,主要包括主調音樂、復調音樂、支聲音樂三種類型。多聲部音樂的演唱需依托和聲唱法,和聲在多聲部組合、樂曲結構和內容表現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方音樂中,和聲的產生與發展,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對世界各地音樂作品的創作和表演都產生了極大影響。20世紀初,在向西方音樂的學習過程中,中國音樂也開始運用和聲。但由于西方音樂有七個音階,而中國音樂的旋律則多為五聲調式,和聲無法適應旋律成為中國作曲家面臨的主要問題,于是趙元任等許多音樂家便開始在音樂創作過程中試驗中國化的和聲。
侗族大歌是一種一領眾和、分高低聲部的多聲部音樂,它改變了和聲的“舶來品”姿態,擺脫了中國化的和聲“無本之木”的狀況,為其提供了植根本土的養料。如同錢鐘書先生在《談藝錄》中所言“東海西海,心理攸同”,侗族大歌印證了東西方音樂共同的“樂心”,卻又綻放出同中有異的光彩。
不同于西方音樂準確、圓潤的和聲唱法,侗族大歌采用無指揮、無配樂、眾低獨高的形式進行合唱,在達到和諧美的基礎上,呈現出粗獷、質樸這些侗族風情,既表現出和聲唱法的形式特點,又迸發出獨特而充沛的力量。這種自然和聲的民間合唱形式,夾雜著一股原始的沖勁與活力,為中國民族音樂注入了新鮮的源流。
中新社記者:侗族大歌緣何能得到跨民族跨國界跨文化的審美認同?
何嵩昱:從形式上看,侗族大歌的旋律、和聲表演等音樂形式體現出人類共通的審美旨趣。主旋律在低聲部,高聲部是主旋律派生出的副旋律。高聲部通常由一人或兩至三位歌手輪流演唱,低聲部為眾人合唱,二者有融合也有對立:融合時高低音水乳交融、陰陽互補,和諧動聽;對立時高低音各居其位,各有千秋。侗族大歌這一獨特的音樂形式跨越了語言屏障,構建起溝通東西音樂文化的橋梁,讓全世界在優美的旋律中共感共振。
從內容上看,侗族大歌主要歌唱自然、勞作、愛情等內容,體現出人類共通的審美傾向。它緣起于對自然的無意識模仿,諸如將百鳥疊鳴、流水潺潺、林濤聲聲等大自然和聲入歌,體現了自然樸素的審美特征。除了模仿自然,侗族大歌還真實反映了侗民族的生產生活、人際關系等。車爾尼雪夫斯基認為“美是生活”,“美”建立在對社會物質生活了解的基礎上,也即“真”。侗族大歌對生活的真實反映為“美”提供了基礎。
從精神文化上看,侗族大歌表現了團結、友愛、和諧的道德品質,體現出人類共通的審美意識。侗族大歌是集體性活動,反映集體內部交流或不同集體間交流的藝術形式,這一集體化表征彰顯了侗族人團結友愛的群體意識,也是侗族審美觀的一種外在表現。從中國先秦、西方古希臘時期開始,哲人們就將美與德性相聯系,孔子在《論語·八佾》中提出“盡善盡美”的觀點,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從“美善統一”的角度要求文藝創作與道德教化結合。侗族大歌表現出的道德品質與“美”的事物息息相關,契合了人類共通的審美意識。(完)
受訪者簡介:
何嵩昱,文學博士,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貴州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系主任。兼任國際中文教師證書面試考官,國際比較文學學會會員,曾任韓國嶺南大學客聘助教授。曾多次主持以貴州民族文化為主題的“漢語橋”項目,為海外青少年傳播貴州民族文化。
相關新聞: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17:59:03
- 2024年12月22日 16:48:36
- 2024年12月22日 15:53:01
- 2024年12月22日 09:16:06
- 2024年12月22日 09:08:46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
- 2024年12月21日 11:25:59
- 2024年12月21日 10: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