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觀察)中國經濟優等生“答題”新質生產力
中新網北京3月7日電 (記者 聶芝芯)江蘇是中國經濟發展“優等生”,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引發聚焦。3月7日上午,江蘇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中,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從多角度解題、答題,有態度、有實招、有數據、有故事。
地區生產總值連續3年跨越3個萬億元人民幣大關、萬億之城增至5座、科技型中小企業9.4萬家……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常務副省長馬欣列舉了一系列數據。
對于今后怎么干,他表示,江蘇將加快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積極實施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聯接“三大行動”,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打造更強有力的引擎。
前不久江蘇省“新春第一會”,已就“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吹響號角,產業科技創新成為2024年江蘇發展的核心關鍵詞。
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因地制宜。目前江蘇區域創新能力處于全國第一方陣,有著太湖實驗室、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等一批科創標桿機構。
結合江蘇科創資源稟賦,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科技廳廳長徐光輝透露,將深入開展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攻堅年”行動,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鍛造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強勁動能,具體包括開展“1820”基礎研究“策源”行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行動、戰略科技力量“聚合”行動、科技體制改革“集成”行動、區域協同創新“賦能”行動、開放包容生態“育成”行動。
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江蘇省江陰市夏港街道長江村有個船舶修造產業基地,高科技賦能下發生蛻變,江邊小漁村也成長為中國幸福村。
全國人大代表、該村黨委書記李洪耀分享了傳統修造船業一路升級的故事,不僅構建起“廢船拆解—廢鐵冶煉—鋼材軋制—船舶修造—遠洋運輸”全流程循環經濟產業鏈,還將以5G+智能制造繼續推動產業高端化。
在江蘇科創驅動發展的實景圖中,民營企業如何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天工國際董事局主席朱小坤表示,民營企業定將努力走在前列,為江蘇更好的發展當好排頭兵。
他介紹了企業四十余年來用“鉆”的精神、實實在在做實業的故事:專注于特殊鋼、精密切削工具生產鏈,成功破解粉末冶金多項關鍵技術國際壟斷,還致力于在專業級新材料等制造領域突破更多難題、在更多“大國重器”領域用上國產的粉末冶金技術。
從政府、科研機構到企業,從傳統產業到高科技行業,從蘇南自創區到環太湖、南京、徐州“科創圈”,江蘇凝聚起各方力量,走在擁抱新質生產力、蓄積高質量發展勢能的路上。(完)
- 專題:2024全國兩會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09:16:06
- 2024年12月22日 09:08:46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
- 2024年12月21日 11:25:59
- 2024年12月21日 10:59:01
- 2024年12月21日 10:49:11
- 2024年12月21日 08:21:54
- 2024年12月20日 1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