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浙江衢州兩會觀察:科技創新如何“向人民報告”?
中新網衢州1月22日電 (張斌)“這是我作為人大代表第一次審議科技創新工作報告。只有不斷夯實科技創新基礎,我們城市發展的后勁才會越來越足。”近日,浙江省衢州市人大代表、柯城區幸福醫院院長吳琳珍說。
近日舉行的衢州市兩會期間,該市科技局受衢州市人民政府委托,首次提出《衢州市科技創新工作報告》并請該市人大代表審議。
同時,根據當地科技創新工作報告制度要求,該市法院和檢察院工作報告,也有專門章節體現司法服務科技創新工作情況。由此,該市市、縣兩級人民代表大會開啟審議科技創新工作報告的序幕。
“科技創新工作報告制度是我們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大監督工作的一項創新之舉。據我們了解,這在浙江全省乃至全國都屬于率先之舉。”衢州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受訪時說,此舉是希望通過制度創新,在推進科技創新方面進一步營造氛圍、凝聚共識、匯聚合力。
當前,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已是浙江各級黨委、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頭等大事”之一。作為沿海省份的內陸城市,衢州加快創新發展及其探索,有一定內生動力。
2024年,浙江新增全國重點實驗室18家、重大科技成果110項,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預計達3.2%,新引育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2300多人……放眼浙江各設區市,省會杭州市2024年創新能力指數全國排名第4位,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寧波市則是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第一城”。
“榜樣力量”遙遙領先,既是壓力,更有動力。“小地方要有大作為,關鍵要靠改革創新去破解難題、推動工作。”衢州市委書記高屹此前受訪時說。
如其所言,2024年,衢州市位列中國城市創新能力百強榜第58名,同比提升11位。這背后,依靠的就是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發力。

以衢州市人大為例,2024年12月18日,衢州與復旦大學合作共建的衢州復旦研究院開工建設,這就源自于衢州市人大常委會主要領導的率先對接及該市后續的周密服務。同樣,衢州市人大常委會還聯系推動電子科技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在衢州落地。
作為衢州市人大代表,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浙大衢州研究院院長任其龍帶頭下,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衢州分院、浙江大學衢州研究院已經成為衢州科技創新的一大“頂梁柱”,吸引了一批懂科研、懂產業、懂創業的人才。
在人大推動下,衢州市還出臺首部科創平臺高質量發展地方立法條例《衢州市科創平臺高質量發展條例》。此次科技創新工作報告制度的建立,是當地人大推動科技創新的又一有力舉措。
衢州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科技創新工作報告制度的監督范圍覆蓋市、縣兩級,監督領域涉及教育科技人才,監督手段可采取調查研究、專項報告、視察檢查、專題詢問、特定問題調查等方式,是全方位、立體式、復合型監督。
此前,在衢州市人大執法檢查中,當地就圍繞衢州市常山縣浙江常山恒壽堂柚果股份有限公司遇到的仿制問題,推動政府及相關部門形成專利快速確權維權等制度政策,令柚香谷雙柚汁專利案件得到化解。
“我們將堅持系統觀念,不斷完善科技創新工作報告制度閉環工作機制,更好地推動形成狠抓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促進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完善,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和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衢州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說。(完)

- 專題:2025地方兩會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4日 16:37:04
- 2025年04月14日 16:23:46
- 2025年04月14日 15:55:27
- 2025年04月14日 15:36:36
- 2025年04月14日 15: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