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湖委員:借助AI 讓馬王堆醫學“活”在當下

中新社北京3月4日電 題:何清湖委員:借助AI 讓馬王堆醫學“活”在當下
作者 唐小晴 李盈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醫藥學院院長何清湖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建言,通過AI技術儲存、重現《五十二病方》等長沙馬王堆出土的醫學文獻,讓馬王堆傳統醫學在當下“活起來”,煥發時代價值。
“這些古老醫書涉及經絡理論、方劑、養生保健和傳統體育等,充分展現了中國在先秦、西漢時期的重大醫學成就。”何清湖說,《五十二病方》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最完整的古醫方專著,記載了200多種方劑,很多方劑流傳至今,被一代代中醫傳承創新,形成了新養生產品。
1972年至1974年發掘的馬王堆漢墓,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利蒼及其家屬的墓葬。眾多珍貴出土文物中,有大量與中醫藥相關的帛書或竹木簡,包括《五十二病方》《養生方》《雜療方》《導引圖》等。
何清湖介紹,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醫學文獻與香囊、藥枕、熏爐及藏于其中的十余種中草藥等,是目前保留和重現中國古代早期醫學發展水平的最真實、最直接的證據,對研究中國醫學發展史有重要的文獻、考證、臨床和傳承價值。
2024年,馬王堆漢墓完成考古發掘50周年之際,擔任馬王堆研究院首批特聘研究員的何清湖領銜主編了《讓馬王堆醫學文化活起來叢書》《馬王堆醫學文化》《馬王堆養生文化研究》等系列著作。
“《馬王堆醫學文化》是一部漢英對照的科普圖書,旨在讓海內外中華文化愛好者和中醫藥愛好者了解馬王堆醫學文化,凝聚海內外研究力量推動馬王堆醫學的研究、交流和轉化。”何清湖還和團隊創作了中醫藥養生文化短劇《馬王堆里的“精氣神”》。
他也希望,利用互動屏幕、全息投影等數字技術,全景展示古醫書修復成果,并將其轉化為可互動、可體驗的文化消費新場景,吸引熱衷養生的年輕人關注馬王堆醫學。
何清湖介紹,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導引圖》開中國氣功導引的先河,已被改編成一套養生功法——馬王堆導引術,成為湖南中醫藥大學的體育必修課,每年有4000多名學生研習。
“目前,馬王堆導引術傳播到了法國、意大利、瑞士、立陶宛、波蘭等國家。”何清湖說,湖南還建立多個線上線下傳播馬王堆醫學的平臺,開發了瓷杯、香囊、導引圖帆布袋等文創產品。
何清湖建言獻策,期盼用“中醫+”思維開展多學科、多行業、多角度研究,不斷擴大馬王堆醫學文化與中國中醫藥國際影響力。(完)

- 專題:2025全國兩會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2日 19:51:11
- 2025年04月02日 16:07:21
- 2025年04月02日 13:58:19
- 2025年04月02日 11:52:45
- 2025年04月02日 10: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