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向“新”而行 以“質”致遠

        向“新”而行 以“質”致遠

        2025年03月09日 13:49 來源:經濟日報
        大字體
        小字體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無論是人形機器人上春晚扭秧歌,還是人工智能開源大模型引發熱議,我國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成效舉世矚目。

          新質生產力的起點是“新”。人類歷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進步都改進了勞動工具,提高了勞動者素質,帶來勞動生產率的極大提高。當前,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重大創新成果正加速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為生產力發展帶來新動能。2024年,我國創新指數排名位居全球第11位,是10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不斷提升的創新能力,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了強大動能。

          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強調科技創新,還需加強創新資源統籌和力量組織,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把數據等新生產要素、算力等新基礎能源、人工智能等新生產工具對產業發展的賦能效應充分釋放出來。近年來,我國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均首次突破1000萬輛,國產大飛機C919累計承運旅客突破100萬人次,創新成果正不斷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在“質”。新質生產力擺脫了傳統生產力發展路徑,能夠帶來更高附加值的產品和更為優質的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應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全過程各領域,統籌推進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布局和傳統產業轉型,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產業體系整體向更高效率、更高附加值、更可持續方向升級。2024年,我國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新材料、生物制造、機器人等新興行業快速成長,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產品不斷涌現,正帶動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

          新質生產力本質上是一種綠色生產力,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以實現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和綠色低碳發展為目標。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抓手,有助于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DeepSeek“刷屏”全球,嫦娥六號月背采樣返回,“雪龍2”號極地破冰……從浩瀚星空到遼闊海洋,不斷涌現的科技創新成果推動著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不斷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統籌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系,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將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充沛的新動能。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徐 達)

        【編輯:邵婉云】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综合在线视频精品专区 | 日本免费高清欧美 | 日本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亚洲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 亚洲一级二级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色福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