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壓力下臺灣PMI連續兩個月擴張
中新社臺北4月1日電 (記者 楊程晨)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簡稱“中經院”)4月1日公布,臺灣3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4.2%。這一反映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的先行指標已連續兩個月維持擴張(高于50%)狀態。
中經院當天舉行記者會,院長連賢明會前受訪表示,3月PMI再度走高,很明顯是臺灣廠商持續感受到美國施加關稅壓力后采取的緊急“拉貨”(指加快生產提前交貨)策略所致,PMI環比增加0.2個百分點。
中經院第三研究所副研究員陳馨蕙具體指,臺灣3月的制造業存貨指數(代表原材料存貨水平)達53.9%,為2022年9月以來最高,而客戶存貨指數(代表完成品存貨水平)偏低,這反映客戶需求升高、制造商緊急“拉貨”。
數據顯示,臺灣制造業對于未來6個月的展望指數為59.1%。連賢明分析,因美方關稅政策反復,外界對臺灣第二季度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感增加,中經院評估今年景氣將處于“高位震蕩”。維持高位是因臺灣半導體產業仍有其特殊地位,而震蕩則在近日的臺股市場上已有顯現。他提醒,全年震蕩幅度可能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臺灣“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簡錦漢對下半年經濟形勢持“偏悲觀”態度。他說,不論美國關稅政策如何執行,都將給臺灣未來注入極大的不確定性,或導致眾多廠商不愿投資,民眾消費信心下降。
中經院表示,制造業未來形勢如何,主要看需求端能否及時回溫,研究院將持續觀察大陸市場復蘇等情況。(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22日 19:33:09
- 2025年04月22日 16:04:34
- 2025年04月22日 15:34:26
- 2025年04月22日 14:57:07
- 2025年04月22日 14:4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