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言道|習近平強調,這是一件“頭等大事”

中新網4月15日電 題:習近平強調,這是一件“頭等大事”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保證人民安居樂業(yè),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
2016年4月,在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如此強調。
對于統(tǒng)籌發(fā)展和安全的重視,習近平總書記一以貫之。
時間回到20多年前,在本世紀初的浙江,經濟高速增長,但也曾出現(xiàn)兩個月內發(fā)生4起重特大火災事故的現(xiàn)象。當時,浙江黨員干部中存在多種聲音,一些人認為,經濟高速發(fā)展必然要交“學費”,只要經濟指標好看,很多問題可以“包容”。
2004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各地基層密集調研時說,浙江在許多問題上比別的地方先期遇到,這些問題的顯性化與群眾越來越高的預期,在一些方面已構成突出的矛盾。
當年5月,浙江省委作出建設“平安浙江”、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決定,浙江成為全國最早提出并全面部署“大平安”建設戰(zhàn)略的省份。
一手抓發(fā)展,一手抓穩(wěn)定。此后浙江各地各級黨政一把手的辦公桌上,除了經濟報表,還有一張平安報表,定期統(tǒng)籌分析,看看哪里做得不到位。
“穩(wěn)定壓倒一切,沒有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什么事都干不成,改革與發(fā)展都會成為一句空話,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p>
2005年2月,習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語》發(fā)表文章,這樣闡釋自己的“安全觀”。
文章提到,“我們提出的‘平安’,不是僅指社會治安或安全生產的狹義的‘平安’,而是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各方面寬領域、大范圍、多層面的廣義‘平安’?!?/p>
從地方到中央,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要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
201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首次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概念。
對于這一概念,總書記的目光遍及方方面面。
例如,他強調人民安全在國家安全中的基石地位,“要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為群眾安居樂業(yè)提供堅強保障”;
他強調互聯(lián)網陣地對維護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重要性,“要從維護國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高度,加強網絡內容建設,使全媒體傳播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他強調包括糧食安全在內的經濟安全的極端重要性,“要牢記歷史,在吃飯問題上不能得健忘癥,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
安全和發(fā)展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
2024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完善維護國家安全體制機制,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切實保障國家長治久安。近期舉行的中央周邊工作會議再次強調,“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統(tǒng)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fā)展安全兩件大事”。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家安全這件“頭等大事”的高瞻遠矚,深刻而長遠。
|出品人:陳陸軍
|總監(jiān)制:張明新
|總策劃:俞嵐
|策劃:吳慶才
|統(tǒng)籌:馬學玲 闞楓
|執(zhí)筆:張鈺惠
|校對:孫靜波
|視覺:倪雯冰
|中國新聞網“習言道”工作室出品

- 專題:習言道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22日 21:39:35
- 2025年04月22日 21:34:53
- 2025年04月22日 19:33:09
- 2025年04月22日 16:04:34
- 2025年04月22日 15: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