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十五日電(記者 王彤)中國農業部副部長張寶文在就《全國糧食生產發展規劃(二OO六——二O二O年)》答記者問時指出,雖然目前中國糧食供需矛盾有所緩解,但產不足需的態勢依然存在,國家糧食安全仍存在隱憂。
在回答記者提出的關于在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引導和支持下,中國糧食生產已得到了快速恢復的背景下,為什么還要編制《規劃》時,張寶文說,中國糧食產量繼二OO四年到二OO五年連續豐收后,今年也將是個豐收年,實現糧食生產連續三年豐收,這在新中國的歷史上是不多見的。
他說,雖然中國糧食供需矛盾有所緩解,但產不足需的態勢依然存在,國家糧食安全仍存在隱憂。一是人均耕地資源不足。最新資料顯示,去年耕地保有量人均僅一點四畝,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成;人均水資源為世界平均水平的百分之二十八,農業用水每年缺口達三百億立方米。今后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耕地和水資源的緊缺將使糧食供給在較長時間內面臨著資源相對不足的壓力。
二是中國農村人口眾多,地區間差異較大,農戶平均耕地僅七點三畝,只相當于美國的四百分之一和日本的十分之一。在糧食生產比較效益相對較低,人均耕地規模極為狹小的條件下,既要實現中國糧食基本自給,又要解決農業生產發展、農民生活富裕、農村社會繁榮的多重目標,這是農業部門今后工作中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三是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國,糧食進口量的細微變化就可能引起國際市場價格的波動。中國糧食進口存在著明顯的“大國效應”,中國在糧食安全戰略上必須堅持基本立足國內保障供給的方針。基于這些因素的考慮,編制了《規劃》,目的就是要加強對糧食生產的指導,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