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強調機制
1月中下旬,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委員會連續兩次召開會議,討論2007年“三農”支出預算。一位與會人士告訴本刊,今年的“三農”支出有望再增四五百億。而此前3年以來,從2626億到2975億再到3397億,中央對“三農”的支出始終保持數量可觀的增長。
在溫總理第四次通過“兩會”開給農民的“民生大禮包”中,可望包含了此前未曾有過的農村低保與農業保險。這兩項舉措,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頒布之時就已確定。
據相關人士分析,總理還可能在“兩會”上具體闡述建立農業保險機制的若干舉措。到下半年,農業保險條例有望出臺,中央關于扶持農業保險的具體方案也將隨之出臺。
另外,在“兩會”上推動“三農”機制的變革也在期待之中,以求改變過去一事一議、一年一議的辦法。去年的“十一五”規劃和中央一號文件都對“三農”機制有所提及,中央一號文件甚至說到,“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是長效機制”。“在中央提出方向之后,如何在法律、法規方面予以落實,正是‘兩會’討論的應有之義”,上述“三農”專家說。
據本刊了解,即使保證“三農”年年增加投入的法律不能在近期完成制定,其它一些已有的法律、法規——比如《農業法》,都將面臨修訂以適應“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鄉村”的新格局。
即將通過兩部重要法律
自從2005年8月《物權法》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次審議以來,這部命運多舛的法律已經歷經7次審議,創下了新中國立法史上審議次數的紀錄。其間,關于這部法律本身以及延伸意義的討論,遠遠超出了法律本身。
七審之后,原先一些較為理想化的條文或被刪除,或被其他條文取代。但是,法律草案通過的本身就代表了一種利益的博弈和妥協,從這個角度出發,無論是起草者,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都認為七審之后的物權法草案已較為成熟。
2月上旬,廣州一些業主對《物權法》草案中關于“業主的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等條款提出異議,提請相關部門對此進行修改。在很多業主看來,他們期盼已久的《物權法》在某些方面并沒有很完整地保護業主的利益。起草者告訴本刊,草案總體是好的,同時也不排除將來會因應時勢進行修訂。
另一項即將在本次全國人大會議上通過的法律是《企業所得稅法》,實現內外資稅率統一。多年以來,內外資企業稅負不一,在相當程度上有損國家法律尊嚴。但是,從中央與地方關系的角度出發,持續多年的兩稅不一,亦有其存在的客觀理由。
該法也可望在今年3月獲得通過。惟一尚未確定的是,外資企業究竟擁有多長時間的保護期。
房價平抑仍是難點
“房價問題肯定是今年‘兩會’的一個熱點。”建設部一位官員對本刊介紹,“兩會”召開之前,他們就此問題專門寫成報告上報,至于報告的具體內容,“目前還不方便透露。”
就在“兩會”召開前夕,國務院曾專門召開會議,聽取關于北京市房地產市場調控情況的匯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出席會議并講話,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部際聯席會議主要成員單位參加了會議。
曾培炎強調,要“針對重點地區,加強指導監督,著力增加有效供給,抑制過旺需求,調整供應結構,規范市場秩序,穩定住房價格,繼續搞好市場調控”。
“這次會議提出是37號文件精神的延續,是國務院常規性工作的內容之一。雖然提出增加供給和強調了保障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然而,房價問題錯綜復雜,仍然需要長期化的努力。”建設部一位研究人員對本刊記者說。
這位研究人員還說,解決民生問題是中國百年來所追求的目標,不能簡單地把長期問題短期化。解決房子問題也必須一步一步地來,不可能一蹴而就。
2006年年底,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的李軍杰博士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說,從2005年以來,為了遏制一些城市房地產價格飆升的勢頭,國務院重拳出擊,先是國八條,后是國六條,但是由于政策措施沒有涉及到土地利益分配的實質性調整,從當年前10個月的情況看,房價調控收效甚微。
據悉,在此次“兩會”期間,針對房價調控問題的議案提案,不在少數。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