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白鰭豚館,一只產于2005年7月5日的雄性小江豚,是中國水生生物研究人員的驕傲,它是全球第一只在人工飼養狀態下繁殖成功的江豚。這只小江豚的母親、8歲多的“小雌”去年6月間再次受孕。3月21日下午,《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來到白鰭豚館時,它的腹部已經明顯隆起。據介紹,“小雌”的預產期在今年4月中旬至月底。
在白鰭豚館,除了“小雌”和它的兒子,還居住著另外3只人工飼養成功的江豚。
盡管江豚“移民”半自然保護區已被實現,并且人工飼養繁殖也取得了成功,但這并不是科學家們希望達到的終結目的。半自然狀態和人工環境下保護江豚,只是科學家們拯救江豚的一個短期目標。
“我們希望有一天長江水環境變好了,把半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飼養的江豚全部放回去。”王克雄說,“但是長江水環境不是越來越好,而是越來越糟,現在還生活在長江里的江豚,命運也肯定是越來越糟。”
隨著水環境惡化造成的生存范圍逐年緊縮和種群數量不斷下降,江豚面臨著越來越復雜的危險。王丁博士曾謹慎地表示,近親繁殖會在什么時候出現很難預見,最好的辦法是不斷地向遷地保護區中補充新個體。
問題是,當江豚種群數量下降到了危險的極限怎么辦?
江豚存亡關乎長江命運
“一個豚類種群的存在和生存狀況,可以反映出其所棲息的淡水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在去年年底對長江豚類進行考察后,王丁博士在發表于《科學時報》的一篇文章中如是說。
文章指出,作為長江環境的指示性物種,長江豚類對長江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長江豚類種群數量迅速瀕危,印證著長江生命系統逐漸衰退的過程,預示著被稱為“母親河”的長江,將漸漸失去生命的氣息。
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來說,一個物種的存亡對生態系統的警示,將最終作用于人。
王丁博士還說道:“如果白鰭豚和江豚不能在長江中生存,恐怕有一天,長江也不能支撐同是哺乳動物的人類的生存。”
也許是個巧合,就在王丁等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專家們與國外同行對長江豚類進行考察時,一個由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院副院長陳振樓率領的考察團,正在對長江進行歷時半年多的調研。
兩個考察組不期而遇。當聽到國際聯合考察組途經3000多公里沒有在長江中見到一只白鰭豚、江豚的種群數量也急劇下降的消息時,陳振樓和他的考察團成員感慨萬端。
這支由民進中央及其地方組織成員組成的國內考察隊伍,2006年7月份開始從四川順江而下,半年多后到達上海。一路走來,考察團發現,在長江流域原有的眾多鋼鐵、煉油、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企業的基礎上,沿江各省市還計劃在長江流域新增、擴建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項目。
“一江春水恐怕要成一江毒水!”在考察結束后,陳振樓曾在一次新聞通氣會上說道。他擔心,一旦已經進入沿江各省市規劃的各個重化工項目如期開工,3年之后,長江將成為積重難返的淮河。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這次調研的所見所聞,被民進中央以提案的形式提交給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
在這份提案中,民進中央從制度建設的角度,就治理長江污染的問題提出了五點建議,呼吁在國家層面上建立一個專門治理長江流域水環境污染的綜合管理機構,在尊重流域水環境、水資源現狀和承受力的前提下,統一布局長江流域的重化工產業。
有關專家曾隱晦地指出,當年在長江中為江豚建立自然保護區的設想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沒有一個能夠一錘定音的綜合管理部門出面作出決策。
在長江江豚出路的思考中,王丁博士也正好有類似的設想。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