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萌:您好觀眾朋友,歡迎走進《新聞會客廳》。今天我們要說說關于航空母艦的話題,把航母加上中國的概念去爆炒,似乎是西方媒體非常熱衷的一件事兒,今年的年初,國防科工委新聞發言人表示說,中國已經具備了建造航空母艦的能力,于是關于中國什么時候將會擁有什么樣的航空母艦的新一輪的臆測又熱鬧地開場了。
近日,不少海外媒體和學者都在炒作同一個話題:中國航空母艦。3月底,韓國一家媒體披露消息,稱中國要“建造九萬噸級的超大型核動力航母”,再次拋出“航母威脅論”,并言之確鑿地說服役日期是在2020年。消息一出,當天即被日本、新加坡等多國媒體轉引,引來世界多方關注。
而實際上海外輿論拿中國航母說事兒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從去年開始,海外關于“中國航母論”的言論就多次大量出現。在這些傳言中,美國教授斯托里的說法是,中國的航母早在2003年下水,2005年服役;國際評估策略中心副主席費舍里則提出,中國到2016年會完成四艘大型航母。他們的依據是停泊在深圳和天津的“明斯克”號和“基輔號”航母,而實際上,這兩艘多年前中國從國外買來的退役航母早已經在國內作為旅游景點供普通民眾游覽參觀。而由平可夫設立的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更把建在上海一公園內仿航母的水泥游樂設施,作為中國建造航母的證據,大肆渲染,稱“得知存在這樣一個艦艇模型,美國駐華使館感到十分震驚”,不斷制造聳人聽聞的“中國航母威脅論”。
對于這些言論,中國海軍裝備和戰略研究學者李杰已經很熟悉。作為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今年58歲的李杰大校已經研究海軍戰略和裝備近30年,曾出版過關于海軍戰略、武器裝備、海洋軍事等軍事研究專著50余部。關于中國航母的各種言論,他也經常從多種途徑了解到。
那么,在李杰看來,這些言論所說的是捕風捉影還是確有此事?海外這些輿論為中國“造”出的航母,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李小萌:今天我們請到的是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李杰大校,歡迎您。關于中國有沒有航母,有什么樣的航母,將來要造什么樣的航母,說法多種多樣,您聽到過的,您覺得最不靠譜的,最可笑的說法是什么?
李 杰:最不靠譜、最可笑的就是說上海青浦在淀山湖里面的水泥航母,實際上淀山湖是封閉的,再一個就是我看那個航母長度實際上占了這個湖的三分之二。首先它是作為一個東方綠洲一個公園,是學生參觀、游覽的,水泥本身不帶有什么攻擊性或者有多少軍事價值,只是為了叫學生了解。還說中國要在2016年要建造三艘六到九萬噸航母,這個我覺得簡直是天方夜譚。
李小萌:到2016年還有九年的時間,怎么不可能呢?
李 杰:九年的時間,像美國那樣的八到九萬噸的航母,像美國尼米茲級航母,一般周期,從建造開始到真正服役要五到七年的時間,五到七年的時間,簡單的數學一般人都能夠算出來,在九年時間之內,中國要造三艘,首先時間上就不可能。
李小萌:您曾經到過什么樣的航母上去參觀過?
李 杰:我實際上到咱們國家剛才說的天津的基輔。
李小萌:那都是旅游景點了,
李 杰:天津的基輔和深圳的明斯克,盡管在世界航母里頭還屬于中等航母的水平,但是我也感到很驚嘆,當時前蘇聯能造這么大的航母,我感到挺佩服的,現在來看也是很不容易的。
李小萌:說到這幾艘我們買來的退役航母,那些質疑我們的人說,我們買的意圖就是想通過這些退役航母去進行研究,進行模仿,這個存在嗎?
李 杰:現在已經都成了旅游點,這個還用多說嗎?
李小萌:就不值得反駁了。
李 杰:不值得說,像咱們淀山湖的水泥航母,還有人說要作為模擬攻擊的靶子,還有作為他們下一步研究,作為一個什么模型,實際上那個水泥航母是尼米茲的四分之三大,而且你說研究那個完全沒必要,造一個水泥航母在那兒研究,你說有什么價值?
航空母艦上世紀初期起源于英國,航母的出現標志著海戰的一場革命,被稱作當今世界軍事上應用的重要戰略武器之一。現代的大型航母能搭載100架飛機,可以打擊一千公里以外目標,被稱作是“漂浮的城市”。現代一架大型航母擁有的火力相當于二戰時期美國海軍火力的總和。隨著其功能的不斷增強和改進,航空母艦在現代化軍事戰爭中仍有著重要的應用。
李小萌:其實不管是在軍事領域還是在民間,航空母艦都是受到特別高度的關注,為什么它有這么高的關注度呢?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