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沈陽五月二十一日電 (高凡)今天上午,十位二戰期間被關押在沈陽盟軍戰俘營的美國老兵回到六十余年前被關押地,談及當年的不堪經歷以及死難戰友和親人,他們不禁淚沾衣襟。
八十多歲的奧利威爾和他的妻子三年前來過沈陽二戰盟軍戰俘營,現在他的腳有病,不能長時間走路。他說,這里是他曾經努力遺忘的地方,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還是想在有生之年再看一看這個地方。
胸前戴滿勛章的約翰白發蒼蒼,他在擁擠的人群中仔細尋找著戰俘營紀念館內墻上的戰俘名單,當他發現編號“五七八”的戰俘名單時,他心情復雜地對記者說,自己此次來訪的標牌上也標示著這個號碼,“這個編號伴隨我三年的屈辱生涯,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哈里斯的經歷頗具傳奇色彩,他是一名不是戰俘的“戰俘”。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六日,日本投降后,他接受美國政府指派到沈陽戰俘集中營迎接美國戰俘回國,可是剛跳傘下了飛機,就被還沒有接到投降指令的日軍抓獲。哈里斯百般解釋也無濟于事,日軍就是拒絕投降。第二天,日軍才接到東京指令,釋放了他和其他美軍戰俘。
在來訪者中,一位高瘦的美國女士格外引人注意。她是一名犧牲在這里的美國戰俘的妹妹。她動情地說,哥哥死時我還小,不懂事。今天我來到這里,心情格外悲痛。美國人應該真正了解并記住這段歷史,不要讓歷史的悲劇再重演。
回到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的二戰老兵,回憶被關押期間的經歷,并為死亡的二戰老兵舉行了隆重的追思和哀悼儀式。
在戰俘營舊址,他們捐獻了大批珍貴的文物和資料,其中包括二戰老兵身穿的兩套美軍軍服、箱子、照片以及在戰俘營時的生活用品。
在沈陽期間,他們還將參加二戰老兵及親屬座談會和二戰史實研討會,訪問東北大學、遼寧大學、沈陽大學,參觀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沈陽二戰盟軍戰俘營是二戰期間日本在中國設立的囚禁時間最長、施暴最兇殘、涉及國家和民族最多的戰俘集中營。一九四二至一九四五年間,這里關押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荷蘭、加拿大、新西蘭和新加坡等國戰俘,最多時戰俘人數近兩千名。在近三年的時間里,這些戰俘飽受奴役和摧殘,大批戰俘在集中營中死亡,F在,健在的美國戰俘只有三十余人,他們因這段共同的難忘經歷還不定期在美國開會或舉行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