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正在加緊慈善法立法工作,抓緊修訂《救災捐贈管理暫行辦法》,爭取實現對全國募捐市場的歸口管理,改變目前存在的多頭募捐、違法募捐、強制攤派或變相攤派等現象,促進慈善事業發展。
這是民政部常務副部長李立國日前邀請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就如何發展我國慈善事業在京座談時透露的。
李立國介紹,到去年年底,我國城市還有2200多萬低保線以下的群眾,農村還有5700萬低收入和貧困人口。根據去年開展的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全國現有殘疾人口8296萬,每年因各類災害需要救濟的群眾還有7000到8000萬,解救困難群眾的生活問題,需要大力發展慈善事業。
李立國指出,近年來,在我國慈善事業發展中,一些體制和機制問題逐步暴露,慈善事業發展的宏觀指導體制不夠健全,政府對慈善組織的監督、指導及服務機制不暢,慈善組織尚不足以擔當慈善事業發展的主體地位,社會募捐管理缺位,慈善捐贈稅收優惠政策無法有效落實,信息發布制度不完善。這些問題都制約著我國慈善事業的快速、健康、有序發展。
李立國指出,為盡快破解這些問題,民政部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慈善事業發展的體制和機制。慈善事業涉及多個部門,當務之急是建立部際協調工作機制,協調各方面的工作。二是加強公募市場管理。目前,募捐市場出現許多不規范的現象。因此,需要加快慈善法立法進程,將慈善立法納入社會保障法律體系,或制定《社會募捐管理條例》。通過立法,明確募捐主體資格和管理主體資格,培育、推動慈善類民間組織,使公募管理既能規范,又能動員更多社會資源參與慈善事業,提高募捐的社會公信力。三是搭建慈善救助和信息服務平臺。民政部將建議通過國家立項,以全國3.2萬個社會捐助站點和慈善超市為依托,建立全國慈善救助和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四是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民政部將向有關部門建議,研究政府采取購買民間組織服務的政策,從財政上支持慈善事業發展。五是推進稅收減免政策落實工作。民政部將積極向有關部門建議,進一步完善慈善捐贈政策,簡化捐贈免稅手續。(記者 陳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