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前后與兒童無關的新聞不少,先是5月30日,財政部突然宣布上調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引發股市不穩。接著6月1日當天,中紀委等七部委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河南省濮陽縣等四起違規修建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典型案件,豪華程度足以令人瞠目結舌的“衙門”被曝光。表面上看起來,這兩件事情風馬牛不相及,但細究起來,卻耐人尋味。
財政部征收印花稅依據的是由國務院頒發的一個已經“暫行”了近20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這不是孤例,除了個人所得稅等少數稅種是由全國人大立法征收外,我國絕大多數稅種的征收都是由行政部門制訂行政法規作為依據來進行。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稅收基本上就是有關行政部門自己說了算,并不用征得納稅人以及代表納稅人的人民代表大會同意。這與世界各國通行的稅收法定,由立法機關立法征收的原則大相徑庭。征稅已經變得如此容易,但沒有最容易,只有更容易,比征稅更容易的是收費。各種巧立名目的收費項目足以讓一些部門賺得盆滿缽滿。
收錢容易,花錢也不難。雖然各級人大有審議財政預算的職能,但往往流于形式,怎么花錢絕大多數時候還是由“行政長官”說了算。這就是“豪華衙門”遍地開花的經濟來源:來錢容易,花錢也沒約束,行政經費于是成倍地往上翻,改革開放20多年,政府行政經費的支出增長了87倍。就像過去農村的土財主有了錢就蓋房,政府部門的辦公樓、住宅樓蓋得豪華一點也就是題中應有之義了。由此可見,“豪華衙門”是行政權力一權獨大的結果。在體制安排上,有些應當屬于其他權力部門的權力被歸于行政部門。而對于行政權力進行監督的制度設計,卻在現實中往往流于形式。如此缺乏約束的行政權力,又何止造成了“豪華衙門”的問題,很多弊病都由此而滋生。
這些部門如此受益于權力,自然會產生“權力崇拜”。此次曝光的山西省糧食局修建了“糧神殿”,將各省(區、市)糧食部門負責人的題詞刻在石碑或牌位上,與神像一并供奉。看似荒誕,實質是一出權力崇拜的活報劇。供奉領導題詞是對權力的炫耀,供奉神像則是期冀神靈保佑,讓這無上的權力能夠“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只是百姓又何以堪? (作者: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