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9日電 中國青年報報道,近日,一項網絡調查顯示,在被問及“新社會階層”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時,58.5%的人認為“非常大”或者“比較大”。但是,一半(50.5%)受訪者并不認為自己屬于這個新階層。更有意思的是,盡管人們更傾向于認為新階層的社會貢獻大、生活富足、文化水平高,但如果可以選擇,更多的人(42.3%)還是愿意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就業,而不是選擇非公經濟領域或自由職業。
報道稱,顯然,在面對“新社會階層”時,大多數人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人格分裂”:一方面,對“新社會階層”的贊賞有加,說明的是不少人心向往之;但另一方面,不少人或多或少地對這一階層心存顧慮,更愿意選擇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就業。這一點,從“新社會階層”的“叫好不叫座”,以及公務員考試一年熱過一年中就可窺見一斑。
“新社會階層”會對公眾具有強烈的吸引力。根據中央統戰部副部長陳喜慶的介紹,“新社會階層”大約有5000萬人,加上在相關行業的所有從業人員,總人數約1.5億。他們掌握或管理著10萬億元左右的資本,使用著全國半數以上的技術專利,直接或間接貢獻了全國近1/3的稅收,每年吸納半數以上新增就業人員。與此同時,他們的社會參與意識和政治訴求在逐步增強。
生活富足是表達政治訴求的物質前提,而政治訴求增強所帶來的制度化成果,則是確保生活富足的“定心丸”。無疑,“新社會階層”的政治訴求集中于公平、正義、民主和法治這些具有普遍意義的制度,因為作為一個承上啟下的社會階層,“新社會階層”恰恰承載了確保社會公平有序流動的重任。正因為茲事體大,所以也任重道遠。不久前社科院的調查就顯示,“新社會階層”正遭遇到來自精英聯盟的權力排斥。這說明,訴求歸訴求,但訴求得到滿足卻是艱苦卓絕的過程。
報道指出,“新社會階層”訴求的是一種良性的制度變遷,但制度的變遷無一例外地需要大量的行動者。這不僅需要“新社會階層”自身的努力,同時需要更多人的參與和支持。當不少人不認為自己或者不愿意承認自己屬于“新社會階層”,并且更傾向于選擇躲藏在體制的庇佑下隔岸觀火,證明的不僅是新社會階層的散沙一片,還有“新社會階層”缺乏充分的社會和輿論援助的尷尬。
觀望和坐而論道注定無法推動制度變遷,當“新社會階層”背負著沉重政治訴求的殼,像蝸牛一樣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時,其實大多數人都在扮演著“沉默的大多數”角色。不少人對體制的依戀,并不代表其多么不愿意為制度變遷承擔任何風險,更愿意坐享其成——等候他人突破體制的藩籬,分享其成果。
報道認為,“搭便車”心理注定無法催生制度變遷的行動者,反倒會造就制度變遷中的“公地悲劇”。當所有人都試圖通過寄生體制的方式分享他人的成果時,事實上沒有人會去充當制度變遷的行動者。孤立無援的“新社會階層”在訴求四處碰壁面前,也會放棄具有普遍價值的訴求,而去迎合或者依附于權貴來分得“一杯羹”。這不僅是“新社會階層”的悲哀,更是“體制內人”所不欲的結果。(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