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與重慶同時獲批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后,一直相對低調的成都,出人意料地先于重慶拿出了詳盡的綜合改革整體方案。7月29日,成都市委市政府正式下發《關于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至此,外界揣測已久的成都綜改試驗區面容基本清晰。
昨日,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研究員黨國英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在各省均已將城鄉統籌概念提上重要日程的情況下,成渝能在城鄉統籌中走多遠多快,是否將成為標本式的城市,一切“尚需觀望”。
“全域成都”著眼一體發展
此前,重慶市委書記汪洋曾表示,“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不可能只有一個方案,40個區縣情況各異,模式應各不相同”。這正好印證了為何重慶方面雖然陸續有土地流轉、城鄉均等的改革方向出臺,卻一直未見整體規劃。但成都則顯然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意見》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即為“全域成都”,意為成都將著眼于推動市域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一體發展。
之前曾有消息稱,重慶已啟動取消鄉鎮政府的試驗,將目前我國普遍采取的五級政權體制結構簡化為四級,成都在《意見》中也對此有所涉及。《意見》稱,成都將積極探索簡政放權的思路和途徑,積極推進撤縣(市)建區工作。同時探索鄉鎮黨政“一肩挑”,適時進行鄉鎮區劃調整和撤鄉鎮建街道辦事處、村組合并和撤村建社區,強化農村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
推動農村集體土地資本化
城鄉統籌概念源于十六大報告。此后,從2004年至今中央一號文件已連續四年鎖定三農問題。各界普遍認為,成都和重慶之所以能在競爭激烈的“新特區”申報中脫穎而出,正是因為兩地提出的城鄉一體化思路契合高層意圖。
在最為敏感的土地政策方面,此前重慶已正式出臺政策,允許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出資入股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成都在《意見》中邁出的步子相對保守,僅明確將積極推動農村集體土地資本化,進一步探索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辦法和健全農村房屋所有權登記流轉制度等,對于農業用地的流轉則還尚未提及。
基層民主嘗試是亮點
此外,《意見》最大的亮點來自基層民主的嘗試。成都將全面推行鄉鎮黨委書記和村(社區)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公推差額直選,逐步向學校、醫院、企事業等基層黨組織延伸,并進一步健全質詢、罷免、目標考核、民主評議等約束和激勵制度,積極探索優秀村(社區)干部進入公務員隊伍的途徑和面向社會聘任村(社區)專職黨務工作者的辦法。
戶改試點城鄉統一戶籍管理
農村人口流動已明顯加速的四川正試圖從全省層面,解決城鄉二元結構。據了解,6月成都和重慶獲選新一批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后,四川省也在省內確立自貢、德陽、廣元三市為省級城鄉統籌改革試點,并要求其各自制定城鄉統籌改革方案,當中最為重要的層面即打破城鄉二元結構。
根據本報記者獲得的自貢市委、市政府《關于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深化戶籍管理制度改革被放至核心位置。當中明確提出將取消農業和非農業的戶口劃分,到2008年全面實行以實際居住地登記戶口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穩定職業為基本落戶條件的城鄉統一的戶籍管理制度。進城鎮落戶農民在就業、子女入學、醫療、社保等方面享有與城鎮居民同等待遇。
擬建農村資金互助社
今年年初,銀監會曾高調出臺政策,下調農村金融機構的準入標準,試圖以此破除農村金融對整個三農發展制造的瓶頸。在成都的《意見》中,也明確提出將發展地方金融機構,爭取建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同時探索建立農業保險體系和農業災害轉移分攤機制。
-對話
“城鄉綜改應充分考慮農民需求”
新京報:成都出臺的方案里,你比較關注的是什么?
黨國英:鄉鎮黨委書記和村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差額直選這個很有意思,過去鄉鎮一級領導選舉任命的成分很重。但是,目前從方案里還看不出來選舉的模式,農民到底有多少投票權,投票是否有效,現在都還沒有把握。
新京報:農村集體土地資本化是否可以讓農民獲利?
黨國英:土地資本化這個方向是對的,我對于集體建設用地也沒有什么擔心,真正擔心的是農業土地的流轉。我為什么反對重慶的土地入股?因為,土地承包權流轉能解決農業效率和規模的問題,入股之后所有權不歸自己了,風險怎么控制?我認為農民不會支持這個政策。
新京報:撤縣設區你怎么看?
黨國英:這個全國都在搞,深圳之前就曾經宣布,所有農民都變為居民了。但是我們知道在保障制度沒有很好建立的情況下,土地是農民的生命線,一下子全部撤縣設區意味著所有土地都歸政府所有,這樣不能就業的農民應該怎么辦?據我了解,很多農民關心的是自己能不能增加收入,并不是有沒有居民身份。不是所有農民都愿意放棄土地進入城市。
新京報:所以還是需要打破城鄉二元結構?
黨國英:對。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所謂撤縣設區、城鄉一體化的城市其實是個假象,因為城市內部其實還有一個二元結構。如果上億農民務工者從農村跑到城市,過的依然是邊緣化的生活,城鄉一體化就只是空談。
“成渝化競爭為合作需中央協調”
新京報:為什么成都會比重慶先拿出一個系統的改革方案?
林凌:成都對于城鄉統籌的改革在2003年就已經開始,基礎比較好。從成渝的差異來看,兩地城市的規模和經濟實力來講相當,但是重慶是大城市帶著大農村,再加一個大庫區,700萬城市人口帶2500萬農村人口,壓力非常大。而成都是一個大城市帶一個大郊區,總人口也不到1200萬,城市和農村人口基本相當,壓力比重慶要小很多。
新京報:這個方案總體的思路是怎樣的?
林凌:基本思路還是把成都做大做強,這樣才能有經濟力量實現城鄉統籌,過去四年的經驗被證明如此,成都財政四年共拿出了123個億來支持農村,這沒有一個大城市是不可能達到的。
新京報:成渝兩地應該怎樣避免在各自改革方案下惡性競爭?
林凌:這正是目前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目前,產業重構在汽車和鋼鐵行業上都已經比較明顯,比如四川的鋼鐵工業是很強的,但是重慶的汽車公司反而舍近求遠,用寶鋼的鋼鐵。
新京報:解決的途徑在哪里?
林凌:兩地需要溝通,但是中央層面的協調也必不可少。
據我所知,國家發改委關于成渝經濟區的規劃編制已經在做,兩地都在積極準備,明年上半年應該這個規劃就可以出臺。
(記者李靜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