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十八次專題講座,講座的題目是《受控熱核聚變能的研究與發展》。
吳邦國委員長主持講座。
此次講座的主講人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州大學教授、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中國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霍裕平。他從受控熱核聚變能及其在未來能源中的地位、受控熱核聚變能研究的發展、我國參加ITER計劃的基礎和目標以及我國聚變能研究發展的設想等方面作了講解。
霍裕平說,從20世紀中葉,人類就開始研究和發展核能。能夠釋放出能量的核反應大體上有兩類:第一類是核裂變反應,即中子打進重核引起重核分裂,并產生巨大的能量。現在全世界有400多座裂變核能電站,生產能量占世界總能源的6.2%。第二類是核聚變反應,即由兩個輕原子核“很靠近”后聚合成一個較重的核,并釋放出能量。由于受控熱核聚變能的資源近乎無窮盡,不會大量產生破壞環境的污染物與溫室氣體,不會產生極難處理的高放核廢料,安全性好,受控熱核聚變能在研發成功并大規模使用后,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今后人類的能源問題。因此,自上世紀40年代末以來,世界各主要核國家一直非常重視、并持續投入相當大的財力和人力,不懈堅持研究、開發核聚變能,論證了受控熱核聚變能的科學可行性,并于1985年組織啟動ITER計劃準備工作。
在談到我國參加ITER計劃的有關情況和我國聚變能研究發展的設想時,霍裕平說,我國是一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發展中大國,能源問題及由之產生的環境問題非常突出。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對有可能徹底解決能源問題的核聚變能研究做了力所能及的安排,對有關ITER計劃的討論給予了高度關注。2002年底,我國政府決定參加ITER計劃的談判,2006年決定在協定上簽字。這顯示了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對國家和全人類的未來負責任的態度。
霍裕平說,作為完全伙伴全面參加ITER計劃,是我國整體聚變研究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推進我國聚變能研發、在可能的條件下大大促進核聚變能應用在我國盡早實現的重大舉措。參加ITER計劃,將為我國今后自主地開展核聚變示范電站的研發奠定基礎。
副委員長王兆國、李鐵映、司馬義·艾買提、何魯麗、丁石孫、成思危、許嘉璐、蔣正華、顧秀蓮、盛華仁、烏云其木格、韓啟德聽取了講座。 (記者石國勝、劉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