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軍區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司令員梅建華19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剛剛結束的“北劍——0709(T)”實兵對抗系統原理性實驗演練,成功運用了信息化訓練環境,通過貼近實戰的檢驗,參演部隊得到鍛煉,其成果將對部隊軍事訓練觀念、組訓模式和手段方法產生深遠影響。
一是牽引組訓理念發生變化。實兵對抗演練,是最貼近實戰的一種組訓方式。過去由于理念落后、手段缺乏,演練中存在“情報靠要,決心靠背,行動靠演,情況靠想,結果靠吹”的問題。如今運用新的技術手段、組訓形式,以及新的復雜電磁對抗的訓練環境,實現了交戰過程隨機生成,交戰結果相對可靠,能力評估數據說話,在演練中可以發現許多以前不可能發現的問題。
二是推動訓練目的發生變化。發現和解決問題,是組訓者和受訓者始終貫徹的一個基本思想。演練中運用實兵交戰系統、戰場損消耗系統統計和多維偵察平臺等新的訓練手段,使部隊在演練中存在的問題變得直觀可視、定量可查、科學可信。評判結果不能通過人的主觀意識來改變,迫使受訓者改變觀念,把關注的重點轉移到通過先進的訓練手段發現訓練中存在的問題上來,而不像以往那樣只注重對抗的輸贏。
三是促使實戰理念發生變化。這次演練引入的多維偵察平臺、實兵交戰系統和戰場損消耗系統,把貼近實戰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用量化的標準直觀地體現出來,進一步框定了現階段從難、從嚴、從實戰需要出發、貼近實戰練兵的基本概念,把緊貼實戰練兵的內涵拓展的更為寬泛、更為準確、更為科學。
四是帶動評估標準發生變化。用數據對部隊作戰能力實施評估,是現代化軍隊的一種標志性能力。在這方面,我軍相對比較落后。這次演練通過對復雜電磁環境下訓練的各系統進行研發,初步探索了我軍陸軍部隊作戰數據的采集辦法,并實現了數據采集的基本條件:實兵對抗的訓練組訓形式;科學可靠的數據采集手段;必要的數據采集體系。這些數據的不斷產生和積累,將為檢驗部隊訓練效益、評估作戰能力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記者王經國、戴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