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寫入黨章
黨的十三大到十四大,是鄧小平理論進一步發展和豐富的階段。
1992年春天,鄧小平前往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視察。隨后中共中央以(1992年第2號)文件形式,下發鄧小平在沿途談話的要點,要求盡快逐級傳達到全體黨員干部。接著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一致認為,鄧小平南方談話對我國改革和建設,對開好黨的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而且對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事實上,鄧小平同志的這個談話就成為后來黨的十四大各項文件包括黨章最重要的思想基礎和主要根據。”葉篤初說,“正是在這樣的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十四大修改黨章所承擔的重大使命,就是以黨內根本法形式,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路線和大政方針固化在黨章文本中,并作出相應的條款規定。”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首次在黨章中出現是在1992年修改通過的十四大黨章中,葉篤初參與了那次黨章的起草。
據他所知,有關黨章修改請示報告提出:以科學的歷史的態度,對原來黨章作出明確的肯定,指出它的基本內容和規定是正確的,但是為了適應形勢發展和黨的任務需要,十四大有必要對黨章進行部分修改,特別是要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寫進黨章,這是黨的工作和建設的需要,也是全黨同志的共同愿望。
為此,在中央的具體指導下,黨章修正案中充實了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特征的內容;增加了關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歷史進程的表述;增寫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及黨在這個階段基本路線的內容等,其中尤為重要的是,總綱部分出現“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表述6處、條文部分3處。
總綱部分第五段中,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歷史事實為根據,充分肯定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強調“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是引導我國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的指針”。這是中國共產黨黨章史上的第一次。
此外,十四大黨章中還有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等多處表述。“當時雖然沒有出現鄧小平同志的名字,但人們一看黨章有關內容,就可知道這是鄧小平同志的思想、觀點甚至語言。”葉篤初說,“何況,在十四大報告中,還有黨章修正案的說明中,多處冠名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字樣。所以,在黨內外人們的一般認識中,都把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和鄧小平理論視作是同義詞,并不特別在意在具體應用中是否有所區別。”
黨的十五大是鄧小平理論正式確立和命名的階段。黨的十五大正式提出和使用了鄧小平理論的概念,并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明確寫進了黨章。
據葉篤初介紹,自十六大黨章起,從文字規范的角度考慮,統一使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表述,不再加“有”中國特色“的”這樣的前置詞及后綴。
葉篤初認為:“現在,人們都逐漸習慣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當然,黨的十四大在黨章史乃至黨的整個歷史上,首次載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這的確是功不可沒的。”
“‘主心骨’是不可以隨便變動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探索,始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毛澤東領導黨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探索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提出要根據本國情況走自己的路,著眼于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正確處理各方面的矛盾和問題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為以后的探索奠定了重要基礎。
鄧小平理論確立之后,歷史的接力棒傳遞到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手中。“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它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思想,關于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的思想,關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思想,關于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思想,關于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的思想,關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思想,等等,進一步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認識。
黨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等重大戰略思想,進一步回答了新形勢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
胡錦濤總書記在“625”重要講話中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之所以正確、之所以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關鍵在于我們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
胡錦濤在講話中強調了四個“堅定不移”——堅定不移地堅持解放思想,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推動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堅定不移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奮斗。
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劉毅強認為,堅定不移地堅持解放思想,列居四個“堅定不移”的首位,這是因為解放思想作為黨的思想路線,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貫徹落實黨的基本路線和奮斗目標的前提;如果沒有這個前提,我們的改革開放可能就會失去方向,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將無法落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終將會成為一句空話。
關于解放思想,鄧小平有過這樣的論述:“我們講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在現實社會中,在人們的頭腦中,“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主要表現在哪里?劉毅強等專家認為,首先,我們要繼續從我黨歷史中長期“左”和右的錯誤思想的禁錮中解放出來。其次,我們要繼續從經典作家的個別結論和一些所謂“傳統正確認識”中解放出來,尤其要防止新時期的教條主義。第三,我們要繼續從傳統的社會主義模式中和對“民主社會主義”的模糊認識中解放出來,抵制拋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錯誤主張,堅定繼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第四,我們要繼續從改革開放中凡事必問姓“資”姓“社”、姓“公”姓“私”的思維定勢中解放出來,著眼于對新情況新問題的研究和解決。
葉篤初說,胡錦濤總書記強調的“四個堅定不移”,看起來仿佛是“老話”,實際上寓意深刻,具有很強的原則性、指導性和現實針對性。“四個堅定不移”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原則,既是指導解決當前問題的強大思想武器,又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未來幾十年乃至上百年順利發展夯實基礎。一個需要長期奮斗的偉大事業必須有“主心骨”。“四個堅定不移”根本之點正是因為被實踐證明為正確而贏得全黨全國人民的高度認同,成為我們事業的“主心骨”和立足點。“主心骨”是不可以隨便變動的。(記者 王軍)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