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默克爾對華強硬政策的推出,雖然在短期內會給中德關系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但不會改變未來中德關系穩定的大局
近日,德國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通過一份亞洲政策文件稱,崛起的中國在能源、非洲和外貿等領域逐漸成為西方的競爭對手,德國為此應加強與美、印、日等國的合作加以應對。
顯然,跟她的前任施羅德相比,默克爾的對華政策要強硬許多,這種轉變的發生并不是憑空出現的,除了和默克爾的個人因素有關外,也有著許多歷史和現實的必然。
中國崛起引發歐洲憂慮
德國包括整個歐洲跟中國的關系一直都比較穩定,但進入2000年以后,中國開始慢慢崛起,這給西方國家造成很大的心理沖擊.不僅如此,中國的崛起還造成美歐的接近,這更加劇了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國家對華的防范。
對華政策發生轉變的另一層因素跟歐洲人理想色彩很重有關。歐洲歷史悠久,幾乎所有西方的民主自由法制觀念都是從歐洲開始產生的,這使得歐洲比美日等國對中國人權方面的要求更加“執著”,早在十幾年前,這種“執著”就已經體現出來。
新老交替致使對華政策變樣
最近一兩年,德國、法國、英國這三個歐洲主要國家領導人都經歷了世代交替的過程,這也對這些國家的對華政策帶來很大影響。
老一代的歐洲領導人對中國都比較友好,而且都有中國情結,他們進入政壇的年代基本上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而當時的中國,在西方看來是世界上最好的社會主義國家,加上那個時候的中國發展還沒那么迅速,等他們后來達到權力頂峰時對中國懷有好感也就不足為奇了,
新的一代領導人基本上是上世紀90年代即冷戰結束之后才步入政壇的,默克爾本來是東德人,對社會主義有天然的反感。上世紀90年代初,彌漫在西方的是“中國崩潰論”。那時,中國被西方認為是最差的社會主義國家。當默克爾上臺達到權力頂峰,恰逢中國全面崛起,所以默克爾對華強硬便不足為奇了。
負面效應已延伸至德國民間
這種強硬所引發的負面效果已經開始出現。在德國國內,默克爾對華政策雖然遭到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公然反對,但從默克爾上臺之后的表現看,她已經牢牢掌握外交主動權,外長只是一個技術官僚,所以這種反對究竟能起到多少實際效果很難說。
還需謹慎的是,德國對華政策的轉變不光體現在官方,德國的民間以及輿論也開始防范中國,前段時間德國《明鏡》周刊刊登一篇聳人聽聞的封面故事,聲稱中國黑客侵入德國總理府是中國軍方所為,并聲稱在德國的中國留學生和科學家中有許多人是中國間諜。這跟筆者上世紀90年代初在德國留學時所看到的完全不同。當時,德國人完全沒有把我們看成威脅。
中德大局不變的深層原因
對此,中國一方面要予以關注,另一方面也無需夸大德國對華政策的轉變有多么惡劣。關注中國人權已經成為歐洲的一股潮流,只是跟英法相比,默克爾政策調整得比較早而已。但只要在臺灣問題等核心問題上跟中國沒有沖突,不管歐洲的領導人怎么變,不管中國和西方的整體態勢怎么變,中德關系乃至中歐關系基本還是穩定的,因為歐洲不像美國跟中國有戰略利益沖突,也不像日本跟中國有千絲萬縷的歷史現實恩怨。與此同時,中國完全可以化危機為契機,主動加強跟德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的互動。(作者邱震海,劉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