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簡直是強盜,我們所有的農民還沒有反應過來,我們所有的水田就不是我們的了!”在開平市馬岡鎮,當地農民回憶起自己辛苦耕種幾十年的土地,驚嘆又痛苦地對記者說。
農民失地之快,“得益”于開平市委書記趙瑞彰所全面推行的所謂“三大戰役”。按照趙瑞彰的說法:“搞經濟像打仗一樣,要軍令如山倒。”正是由于當地主要領導一味盲目追求“GDP”業績,“軍閥”式作風,全市近3萬畝土地在短短4年內,被通過各種非法手段全部“吞噬”。
“中部戰役”之水口鎮水田也要占6年強征上萬畝
在水口鎮沙岡路段豎著一個“水口工業基地”的大路牌。基地內廠房林立,廠房附近,成片的空置土地被推得平平整整。
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這個占地近萬畝的“水口工業基地”是開平市所謂“三大戰役”中的一個重要“戰場”。
2002年上半年開始,市政府決定設立水口鎮水暖衛浴生產基地,為解決土地審批難和規避繳納新增建設用地相關費用,時任市國土資源局局長向時任市委書記建議,廣東省土地實施管理辦法規定縣級政府有1公頃以下國有未利用地審批權,可據此分拆審批建設用地,書記同意按此辦法辦理,并要求國土資源局具體實施。
2002年4月,開平市國土資源局通知水口鎮按此方法違規申請建設用地,并按照市國土局、市規劃局、分管副市長、常務副市長、市長、市委書記的順序逐級審批。2003年5月,開平市委、市政府換屆以后仍按此辦法繼續辦理。審批方式上改為市長辦公會、市政府常務會審批。2005年4月28日,換屆后的市委書記組織召開市委常委會,決定成立市工業建設用地審批領導小組,由這個領導小組違法審批用地。
在不到6年時間內,僅該工業區,就有超過7000畝水田搖身一變成為了“合法的工業用地”。
令人心寒的是,除水口工業區的瘋狂占地外,當地還“加強”了對該鎮所有管委會(村)原有水田的征用。據該市在當在媒體公布的資料顯示:6年來,他們分別對該鎮龍美岡、開鋒、振華、金山、聯竹、開平水口工業基地均設置了所謂的“工商開發區”,一期、二期共違法批地共計2700畝,并已全部轉讓完畢。第三期工業用地的開發工作在案發前也正全面鋪開,總批占當地農民土地面積為2500畝。
“西北戰役”之馬岡鎮
10天征地1萬畝金碗變糞坑
馬岡地處開平市西北面,是當地一大產糧大鎮,這里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大多農民以土為寶。然后,就在該市所謂的“三大戰役”打響后,該鎮卻把所有心思都瞄準在“豐富的良田”上。
首先,該市市委、市政府將馬岡鎮的貓碗山(地名)劃定為金碗山工業新城,被當地政府稱之為“給馬岡注入了發展的強大動力,也使他們對打好西北戰役充滿了信心”。
也就在金碗山工業新城劃定不到半個月后,一場罕見的大規模征地開始了,面積為1萬畝。而該鎮鎮長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則表示,這一征地計劃是“根據開平市委書記趙瑞彰的指示,馬岡鎮僅利用10多天時間就完成了金碗工業新城的征地工作”。
令失地農民無法接受的是,政府一直自稱“工業新城的開發建設能可持續發展和兼顧各方利益”、“讓企業補償農民,開發后村委會收取管理費”等所謂的科學做法,不僅沒有實現,連當地農民最基本的生活都無法保障。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個占地近萬畝的工業區,如今卻也只有了了幾個小廠在開工。這一切,被當地農民戲稱“農民的金碗如今卻變成真正的糞坑了”。
“西南戰役”之百合鎮全鎮超過50%土地被“盤死”
走進開平市西南面325國道旁的百合工業新城,但見山丘漸漸被夷為平地,沃田被拋廢。當地村民告訴記者,該鎮在“三大戰役”中,超過一半的土地被“盤死”了,面積則達6000多畝。
按照百合鎮提出的2006年工作思路,將完善百合工業新城配套工程建設,力爭10家以上上規模的企業落戶;加大325國道黃金工業走廊招商力度,力爭盤活50%的閑置土地等。該市公開資料顯示,從2006年開始,百合工業新城總體規劃6000畝,在不到一年時間內,就實現征地3100多畝,平土1100畝,工業用地轉讓750多畝。
然而,記者在實地調查發現,偌大一個工業區,目前卻只有5家小型企業正式落戶。
“三大戰役”
“三大戰役”是開平市委、市政府在新時期下提出的經濟發展戰略,是一個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進行鎮級經濟建設的軍事化、形象化的比喻。具體來說就是把全市15個鎮、辦事處按地域劃分為三片。“三大戰役”一個就是西南戰役,第二個就是西北戰役,中部戰役就是五個鎮、辦事處加上翠山湖工業區。
——開平市委書記趙瑞彰
(王華平 實習生 李國輝 周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