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加大衛生投入、加快發展社區衛生、降低醫藥費用——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1次會議27日下午分組審議城鄉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情況的報告,這三大問題成為與會人員討論的熱點。
陳竺在報告中說,政府衛生投入嚴重不足,直接導致公立醫療機構趨利行為嚴重,醫療資源浪費和患者負擔加重。中央和地方都要大幅度增加衛生投入。
對此,與會人員一致表示贊同。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委員朱士明說,這個問題已形成共識,希望盡早提出一個落實的方案和時間表。
“增加政府投入,供需雙方都補,這是老百姓喜歡,也是醫療單位喜歡的一個實質性內容。”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孫誠誼說,政府投入需要加強,但要研究怎樣合理利用這些資源。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任茂東也表示,“政府應有所為有所不為,”政府投入要弄清方向,要有具體的操作措施。
陳竺在報告中指出,要建立和完善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徐秀玉說,建立健全社區醫療服務體系,逐漸建立以社區醫療為主、雙向轉診的體制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措施。但國家應該加大對社區衛生事業的投入,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包括人力、設施等。
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崔富華建議,國家加大對社區衛生機構的扶持力度,更換或添置必要檢查、檢驗設施設備,“既解決老百姓的實際問題,也能有效緩解大醫院看病排隊難等問題。”
“現在國家在社區衛生上下了很大功夫,但為什么老百姓還是不愿意去?就是對社區醫療的水平不信任。”徐秀玉說,國家應完善醫師的培養機制,進一步加強對社區醫生醫療水平的培養和提高。她建議,利用大醫院的資源優勢,發揮大醫院醫生的積極性,幫助社區衛生機構。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陶駟駒也特別強調,社區、基層,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缺醫問題,國家應有果斷措施。
陶駟駒說:“要解決‘看病難、看病貴’這一問題,需要有一個比較過硬的措施,這次醫改報告提出把醫和藥分開,不再靠藥養醫,是比較好的。”
“由于藥價高,使得老百姓吃不起藥是一個很大問題。”崔富華說,現在群眾普遍反映,有一些藥品僅僅是換了名字,價格就高了很多。
崔富華提出,應該在生產名牌好藥的同時,再生產一些價廉高效的普通藥品,讓老百姓可以看得起病,吃得起藥。“可適當考慮通過給生產好藥的廠家一定任務生產普通藥品,或者給生產普通藥品的廠家補貼來解決這個問題。”
朱士明也表示,應保證生產高效低價藥藥廠的合理收入,以便他們進一步提高質量。同時零售渠道的售價要執行嚴格規定,不得超過出廠價的百分之幾。
此外,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高國團指出,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大病救助政策,有效解決了農民因病返貧的問題。但在具體操作中報銷醫療費的起點比較高,如只有在500元以上才能進入大病救助。“希望把這個標準往下降一降,真正讓老百姓看得起病。” (記者周婷玉 鄒聲文 周瑋)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