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規明確紀念設施受國家保護
民政部正在調研論證,爭取設立“烈士紀念日”,推動烈士紀念活動制度化、規范化
經營創收帶來的問題不容忽視,有的還嚴重損害了烈士陵園的形象。如何建立烈士陵園管理保護工作長效機制?
“新時期確實出現新情況、新問題。”戴愛嬌說,長效機制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健全法規,加大投入,強化手段”,我們將積極探索建立這樣的長效機制。
健全法規,就是明確管理保護責任。在修訂《革命烈士褒揚條例》的過程中,經深入調研論證,我們第一次將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保護問題納入《條例(草案)》,明確規定了烈士紀念設施受國家保護的原則,全面規定了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保護的基本要求和法律責任。“《條例》的頒布實施,將切實推動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保護工作健康有序開展。”戴愛嬌說。
至于“錢”的問題,我們將積極爭取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支持,增加對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維修改造工作的投入,并列入財政預算,建立起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投入機制。結合開展紅色旅游,爭取各有關部門的支持,并不斷優化管理,提升服務,加快發展。
強化手段的內容是多方面的,爭取設立烈士紀念日是我們的一個設想。戴愛嬌說,民政部將結合貫徹執行《革命烈士褒揚條例》,在全社會營造緬懷烈士、弘揚烈士精神的良好氛圍。我們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爭取設立“烈士紀念日”,使烈士紀念活動制度化、規范化,不斷強化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保護的手段,推動全國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保護工作持續有效開展。(記者 潘躍)
各地的烈士陵園在怎樣堅守?又面臨哪些現實問題?本報記者走訪三地烈士陵園——
濟南革命烈士陵園
較大規模修繕,方案要向社會公示
“革命烈士陵園480畝土地,一寸也不能當作商業公墓出賣。即使是商業味兒較濃的展覽、促銷,我們也堅決拒絕。”濟南革命烈士陵園主任、濟南戰役紀念館館長張生亮說。
群山聚翠,松濤推浪,濟南革命烈士陵園、濟南戰役紀念館坐落在山東濟南市中心的英雄山風景區。
“陵園每年的經費也挺緊張,保養費、維護費、聘用人員工資,都需要錢,但這里畢竟是烈士安息的地方,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是搖錢樹。”張生亮說,烈士陵園的經費收支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60多位職工的工資、辦公經費,全部由財政負擔。二是陵園保養經費,每年可向上級專項申請。三是保潔員、保安等聘用人員的工資,這部分支出沒有固定來源,目前主要靠老干部骨灰堂的收入維持。
據介紹,陵園內的土地使用必須經過市規劃局,并通過市發改委立項。陵園內不允許蓋高層建筑,較大規模修繕都要經民政局批準,設計方案要向社會公示。如果修繕烈士墓,事先要拿出方案和效果圖,以信件或上門訪問的形式征求烈士家屬意見,經家屬簽字,報政府有關部門審批后,方可改造。記者 馬躍峰
哈爾濱烈士陵園
沒有創收任務,也沒有創收空間
雪后的哈爾濱烈士陵園一片潔白。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18座歐式風格的烈士墓碑莊嚴、肅穆。
陵園地處黑龍江哈爾濱鬧市區,占地4.2萬平方米,在此安葬或存放骨灰的有不同時期犧牲的烈士229位。
“去年中宣部撥款200萬元,地方匹配150萬元,支持我們進行革命烈士紀念館布展工程,預計今年清明節前完工。這次布展經費雖然有限,但一定要拿出精品。我們通過招標,與國內一流的設計公司簽訂了設計施工合同。”哈爾濱烈士陵園管理處主任王廣韜說,“工程項目經費都是走審批程序,由財政‘管’的。”
哈爾濱烈士陵園規模不算大,工作人員有13名,不收門票,日常的運轉、維護費用由財政全額撥款。如果進行工程建設,要通過市民政局審批。“我們沒有創收任務,再說陵園地處鬧市區,也沒有創收空間。”陵園的一名工作人員說。
“不能只把自己當成‘看園子的’,要主動承擔國民教育的功能。”王廣韜說,陵園去年開展了“英烈在我心中,紅色城區一日游”活動,將管理處下屬的市區內8處愛國主義教育場所串成紅色旅游景點,接待了46批、5000余人次的市民游客。“全部是免費接待,不收門票,我們還免費提供講解服務。” 記者 曹紅濤
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
靠門票收入
基本收支平衡
“我們是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即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和雨花臺風景區管理局,是南京市的一個正局級事業單位。”管理局宣傳處處長馮健介紹。作為景區,雨花臺目前的門票是每張35元。員工的工資,以及景區日常的生產維護等費用,主要靠門票收入。
僅靠門票收入,能夠維持偌大一個景區的正常運轉嗎?“基本上能做到收支平衡吧。”管理局副局長武小慧說。她介紹,門票收入確實是“大頭”,每年300萬人次游客,大約2000萬元。對于具體的財政狀況,管理局有關人士不愿過多提及,他們介紹,由于早幾年,陵園曾實施了一些建設工程,身上背了幾千萬元的債,以致目前還是“負債經營”,因此很難回答“錢夠不夠”的問題。不過,有些建設項目,他們可以申請財政專項資金。此外,也進行了一些適當的“市場運作”,比如,目前正在進行的景區環境綜合整治。 記者 汪曉東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