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遭遇冰雪災害的長沙出現久違的晴好天氣,全城所有可用機械全部出動,上街鏟冰除雪。據氣象部門預報,雨雪天氣在兩天后將再次來襲。 中新社發 劉雙雙 攝
|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當一場持續低溫創百年紀錄的大雪襲擊到武漢、長沙這樣的大城市時,似乎是要把城市給“凍”住了。天災改變了城市的生活節奏,也是對政府應急能力的極大考驗
2008年1月12日晚上,武漢開始下雪。雪呈顆粒狀,硬邦邦的,打在窗戶上噼啪作響。從小生長在武漢的王緒東知道,這是武漢常下的雪的形態,俗稱雪籽,顆粒重,打在身上有點疼,但通常落雪時間不長,頂多三兩天,雪籽落到地上大多成水,不會沉積。
武漢已經好幾年沒下雪了,對全城人來說,“都是一件挺高興的事”。中國新聞社記者徐金波看到,人們紛紛早起,居民小區、公園等地方處處活躍著大人、小孩滾雪球、打雪仗的身影。
第一場雪似乎造成交通有些不便,13日上午,武漢機場無一架飛機起降,所有進港航班都到周邊的鄭州、長沙等機場備降。但似乎也不是什么大礙,經過機場緊急清除跑道及停機坪上的積雪,直至中午12點半機場的航班起降恢復正常。
沒有人太注意第一場雪對交通帶來的一點麻煩。武漢郊區的木蘭山迎來了今年的首場霧淞奇觀,樹枝垂下形成的樹掛、枯草直立形成的劍掛、樹葉伸展形成的葉掛等隨處可見。與此同時,武漢東湖磨山一百余種、五百多棵的珍稀蠟梅綻放在雪地中,暗香浮動、沁人心脾,市民紛紛前往賞花、留影。
沒有人會想到,這是一場50年不遇的雪災的前奏。甚至氣象預報也無法判斷出:一股強勁的西南暖濕氣流將和北方冷空氣在長江中下游領域相遇并滯留,由此引發長達大半個月的暴雪天氣。
混亂
雪斷斷續續下到15日,地面開始出現明顯積雪。“約四五公分”,武漢市民郭喬穿著球鞋踩上去,積雪蓋住了球鞋的鞋幫。氣溫開始下降,最低達到零下4度。
王緒東一向冬天只穿羊毛衫、西服、一件短大衣,但現在不得不找出了多年未穿的羽絨服。但還是感覺冷,“在外面站一會,寒氣刺骨,寒氣透過鞋底一直往上涼。”
整個城市的節奏開始混亂。
隨著氣溫的下降,供水部門已經接到了幾千個求助電話報告著用水難題:水表、水管被凍裂,一些地方遭到水淹,10萬余人遭遇用水困難——武漢一些上世紀80年代修建的樓房,都是靠樓頂的水箱為高層住戶供水,水箱在低溫下通常會破裂。
王緒東是武漢市如家快捷酒店歸遠寺店的經理,該店位于武漢的一個老城區,附近的中國銀行以及一些小區都停水,只好到酒店取生活用水。但這并沒引起王緒東太大的在意。按從小在武漢生活的經驗,“武漢的雪從來都是兩三天就結束”。
15日凌晨4點,王緒東所在的酒店接到了機場安排入住的80多位客人,因為天氣原因,他們的航班都無法起飛。
如家快捷酒店的武漢城區總經理邰國峰也在15日這一天乘飛機去上海,去機場的路上已經感受到交通的擁擠。“我從漢陽出發,去機場,平時只要40分鐘的路程,結果走了兩個半小時。”邰國峰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大雪把城市所有的節奏都凍住了。機場的顯示屏上打出一連串延誤通告,80%~90%的航班都不能準點起飛。隨行的一位客人是早上10:05分的飛機,一直到12點35分才起飛。
從14日開始,武漢市民的手機上都出現了這樣一條短信:武漢市政府提醒您:因道路積雪與結冰,公交32、33、202、203、213、218、234、501、517、570、718、732、735、769路停駛,輪渡、汽渡停航,除武黃高速外,其他高速全線封閉。
為了疏通交通,政府在城區主干道上撒了900多噸鹽,并發動城區居民“各掃門前雪”。
1月15日這天,湖南的長沙也變成了一座凍城。城外運菜的大貨車想進進不來,城里打工的外地人想出出不去。
這天,設計師劉彥明在辦公桌旁放了個電暖器。電暖器是心疼她的婆婆給買的。她是公司里第一個這么干的。1個星期后,公司所有辦公桌旁都擺著電暖器。
劉彥明的單位在湖南長沙韶山南路。這條路是長沙的主干道之一,平時上下班時候,都會堵車。但從電暖器擺在劉彥明的辦公桌旁以后,韶山南路再也不堵了——許多人改走路了。
1月16日,劉彥明用比平時多一倍的時間走到辦公室,倒也不長,不過半個小時。地面凍得像 “北方的滑冰場”。天氣預報說,隨后幾天都是這樣的天氣。一個星期下來,公司里絕大多數人都有過摔跤的經歷。她上司的手都摔腫了。劉和他們公司的人算幸運的,畢竟還沒有人摔傷。這幾天,摔傷和骨折的人擠滿了長沙市里大小醫院。根據市衛生局的統計,僅1月21日到1月28日,7天內市屬醫療機構接待的外傷病人總共有1863人。
混亂升級
當邰國峰18日從外地返回武漢時,看到的是城市似乎又恢復了秩序——沒有下雪,街道還算干凈,僅在一些綠化帶存有積雪。城市從大雪中抬起頭,短暫地喘了口氣。很快氣象臺又發布了暴雪預報:在此后12小時內,降雪將達到6毫米。
1月19日,武漢上空下起了暴雪。“下得很密,天上都是白茫茫的。”徐金波說。雪的形態也從雪籽變成了雪花,落下來就積起厚厚的一層
大雪令武漢市內各客運站大部分班線停運。來自武漢市運管處的數據顯示,漢十、漢宜、荊宜等湖北省內五條高速公路再次關閉,武漢發往全國各地的8800余班次長途客運班車停運。
在隨后的幾天里,在長沙的五一大道、芙蓉路和韶山路這幾條主干道上的汽車也都像得了重感冒,小心翼翼地挪著,能掛上2擋,開到20公里/小時,已經算“快車”。
劉彥明在街上走過一個大坡時,看到汽車在坡中間懸著,輪子打轉,車死活上不去。行人上坡時還好,能一點點蹭上去,但下坡的時候卻往往下不來。婆婆從當地電視臺的節目里看到一個法子,有聰明人把襪子剪成一條一條的套在鞋上防滑。劉彥明也如法炮制。
出租車全亂了。不打表、拒載、拼車、亂漲價。忽然間長沙全市的近6300部出租車不夠用了。
傅先生打車等了50分鐘也沒有,一輛輛出租駛過,明明看著空車的燈亮著,里面4個乘客座都是滿的。1月28日,政府定下政策,開始給出租車司機發補貼。每天補200元。不過,違規不打表的,要罰500元。
交通衍生出的難題開始向武漢市民的生活蔓延。由于交通的管制,電煤存量得不到及時補充。這兩天武漢市最高用電負荷被控制在260萬千瓦左右——如果放開用電,需要近300萬千瓦才能滿足城區需要。
武漢整個城區進入輪流供電。洪山、青山、江岸和江漢4個中心城區共27處變電站拉閘限電。22日,如家快捷酒店兩家店鋪被停電8個小時。王緒東開始感覺“這次的雪和往年不一樣。”
武漢市場九成蔬菜來自南方地區。因大雪封路,約有800多輛從福建、海南、廣西等地進漢的蔬菜運銷貨車滯留在京珠高速株洲段,車上蔬菜約有1000多萬公斤。宛如孤城的武漢市內,菜價飛漲。平時2塊一斤的菠菜,現在賣到8塊,豬肉居然賣到30塊/斤。
長沙的菜價也漲。白菜的價格比平時翻了兩倍多。市民傅先生去超市買兩捆白菜要近28塊多,氣得放棄了。平時1塊多的蒜苗這時要花10塊。倒是豬肉還好,只漲了兩三塊,是15元/斤左右,不像武漢,漲到30塊一斤那么離譜。可是大蒜,也已經要15元一斤了。
大雪依然沒有停,并且從夜間轉到白天,通常是從早上八九點就開始下,鋪天蓋地。僅半天的時間,武漢市民郭喬發現自己的車“被埋在雪里”,車頂和車床像蓋著一床白色的厚毛毯,約有兩三厘米厚。道路的積雪也在車輪下,被成為了冰泥的混合物。
少有公交車碾過的道路,積雪成冰,“汽車像開在透水的沙灘上,速度只能放在20邁左右。”郭喬說。
1月22日,湖南省電力公司啟動預警和應急機制,23日長沙市政府宣布要“有序用電”,也就是說,有些地方要停電。
沒有暖氣,沒有電,房子里氣溫甚至會低到零下5度,留不住人。于是人們紛紛涌向酒店,酒店爆滿,房價上漲,還是很難訂到。
但是趕上這天要停電的地方,酒店就只好停業,除非好一點的星級賓館有自己的發電裝置。那也只是保證基本用電,不一定保證供暖。
劉彥明是幸運的,家里沒趕上停電。她把家里的空調開足馬力,保證室溫達到15度。市民吳通清就慘了。昨天一停電,一家人全感冒了。
1月26日早上,家住8樓的武漢市民王緒東家中停水了。看看窗外的鵝毛大雪。他意識到是樓頂的水箱凍住了。全家人用礦泉水草草洗漱后,他把妻子女兒送到外婆家,自己搬到了自己工作的酒店居住。
截至27日14時,武漢的東西湖區氣象臺觀測站的積雪深度達23厘米。這也是全湖北省積雪最深地區,甚至超過了神農架等鄂西北山區。
互助
大雪還在漫無邊際地下。據一位武漢的市民介紹,1月28日,雪的形態變成了“雪米”。“比雪子要大一點,比雪花含水量要小一點,下到地上,抓一把捏起來不會成一團,不容易化,很快很結成冰。”據氣象專家稱,未來的暴雪將讓積雪比現在增加10厘米左右,極可能刷新近60年來的最高值——32厘米。今明兩天,鄂東南還可能會下雨凇(即凍雨)。空中的雨落地為冰,落在電線上,還會增加電線重量,拉垮電力設施。
1月25日,長沙市政府給全市人民發出了一封短信:“因持續冰凍,供電設備受損,造成多處停、限電,給您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敬請諒解。現呼吁大家同舟共濟,有序用電,節約用電,共渡難關!”
城市似乎已經從暴雪的襲擊中清醒過來,人們已經展開了互助行動。
家住漢口香江花園3樓的馮女士在樓房的每層樓道里貼出了一張告示:樓上樓下的鄰居們,我家有水,請到我家來提水、洗菜、洗衣,我家24小時有人,隨時等著大家。希望這次停水能把我們的鄰里情連在一起。
《武漢晚報》還專門推出了“歡迎來我家取水”活動,據該報負責此活動的群工會主任楊明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活動得到了115個社區居委會的熱烈配合,一位太婆在自己門上貼出了“歡迎到我家來取水”的橫幅,有的低層住戶甚至把自己家的水龍頭接到樓道里,方便高層住戶下來取水。
類似這樣的新聞被王緒東在和酒店城區總經理邰國峰看到。1月26日晚,他們決定發起“寒冬送溫馨”的善舉:從1月28日~2月6日,武漢三鎮的低保戶,持低保證書,可以來酒店免費洗澡。
武漢市區5家如家快捷酒店,各拿出 5~10間客房參加了這個活動。(作者:陳曉 秦軒)
(中國新聞社湖北分社記者徐金波對此文亦有貢獻)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