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農民工法律援助項目在西安進行考察評審,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官員稱,該項目旨在建立向農民工提供無償法律援助,已在中國的十五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二十一個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啟動一年多以來,有七萬五千余名農民工從中受益。圖為參觀陜西律師農民工維權工作總站。 中新社發 冽瑋 攝
|
中新社西安二月一日電 題:為農民工維權燃起一盞“燈”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農民工法律援助項目在西安考察側記
中新社記者 冽瑋
“有燈的地方,就會有希望,就會有信心……”金發碧眼的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副國別主任Alessandra Tisot,不僅有一個漂亮中文名字:丁雅珊,而且很有演講天賦,寥寥數語,就將陜西律師農民工維權工作站的現場氣氛點燃了。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農民工法律援助項目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以及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共同建立。項目資金由比利時政府提供,共五十余萬美元。已在中國的十五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二十一個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共受理案件兩千多件,已辦結案件一千九百多件。有七萬五千余名農民工從中受益。
今天上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官員和全國律師協會負責人,開始對陜西省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項目進行了考察。陜西站專職律師孫蓉告訴記者,她畢業于西北政法大學,二00二年起執業,二00七年五月被聘為陜西律師農民工維權工作總站專職律師。目前,她與另兩位同事已經受理案件一百二十件,以工傷、欠薪為主。涉及人數三百五十三人,涉及標的兩百八十七萬九千九百五十四元人民幣。
她坦言,身為一個公益律師,奉獻精神是必不可少的。中國現有的公益律師不超過一百二十人,陜西境內只有四人,陜西律師農民工維權工作總站就占了三名。他們不僅為農民工打官司不收取任何費用,有時連當事人的交通費、住宿費,也得律師墊付。她認為,“授人以魚”,莫如“授人以漁”,只有加強法律意識,普及法律知識,農民工才能更好地維護自身的權益。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些尋求法律援助的農民工反應敏捷,思維清晰,并沒有人們道聽途說而來的那種“討薪無果”的落魄形象。據一位叫喬玉志的農民工介紹,他是河南商丘人,在西安打工十幾年了,從事裝修行業。老板拖欠了十幾個工人的數萬元工資。大家也曾咨詢過律師,但高昂的律師代理費讓他們無法負擔。幾經周折,陜西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無償幫他們討回了血汗錢。
當他有理有據地將法律援助過程說出來時,不忘加上一句,其實農民工討要薪水,也不贊成爬塔吊、綁架之類的極端手段,畢竟現在都提倡建設和諧社會。大事小情,應該講理講法。
“我們樂見、提倡、支持這種公益活動!标兾魇÷蓭焻f會業務部部長韓力表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農民工法律援助項目項目使農民工權益維護現狀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也必將推動以政府為主導的,多渠道法律援助活動的開展。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法律援助與公益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佟麗華指出,應援、盡援,在農民工通過協商等渠道解決不了問題時,盡量為他們提供法律上的幫助,使他們平等地享用法律資源,這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有之意。
據悉,目前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等部門已建立了一二•四法律援助專項基金,以支持法律援助律師針對農民工“討薪無果”等問題予以重點援助。(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