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審這項長期存在于法規文本和表面現實中的制度,多年來一直被忽略,處于“功能休眠狀態”。許霆案中的當事人是不走運的,但就司法制度進步而言,這卻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機緣。
近日,廣東省高院裁定許霆案“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發回重審。在重審過程中,許霆表示“取款是為保護銀行財產”,這引起眾多網友的非議。(2月23日《新京報》)
從普通公眾到法學專家,都對此案高度關注。顯然,許霆案一審判決無期徒刑的處罰后果,超出了人們對正義和法律的天然感知與樸素信賴。批判的矛頭對準主審法官,然而在刑法明文規定“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的,最低處無期徒刑”的鐵律下,法官縱然有辜憫之心,但作為“法律的仆人”只能依法判案。偶爾滯后現實或者導致不公,又是法律之治的天生缺陷。因此,民意沒有亂言,法官沒有失職,法律也基本無可指摘。問題也出在:此案中人民陪審員“失聲”,民意與個案審判之間的互動渠道處于斷裂狀態。
很多法學界人士從不同方面對“許霆案”激揚文字,但據筆者觀察,至今似無人反思陪審制。而這失聲的“陪審”,讓許霆萬般委屈,也使普通民眾陡然覺得法律有些不可理喻,主審法官也因此被貼上“司法機械主義”的標簽。
許霆案后,媒體曾索引西方國家的類似事件,典型如英國銀行不僅不提出檢控,而且“甘吃啞巴虧”,連損失也不去追回。其實,不全是英國金融業的“紳士風度”,更要歸功于陪審制度這只看不見的手,在事件背后起到了根本指引作用。英國銀行明知,即便它有心將“污點提款人”治罪,一路闖關成功進入法庭,陪審團成員也會根據自身道德感和正義標準,斷然做出無罪裁決。
公民陪審作為司法民主化的產物,是法庭吸納社會正義觀念的重要機制,簡言之,就是直接讓不特定普通社會成員,就“社會危害性”這一抽象標準進行直觀判斷。也正因為此,英美等國家司法制度雖一改再改,陪審制度面臨種種指責,但仍得到政治法律界的力挺而基本保留,特別是在刑事訴訟和民事誹謗等倚重社會通常觀感的案件中,由陪審團直接決定罪責有無和誹謗侵權是否成立。
我國和大陸法系國家雖不設專門的陪審團,卻將其簡化成陪審員,與法官一起組成合議庭聽審。不僅如此,根據法律的賦權,人民陪審員在審理中與法官享有同等權利,既參與定罪也參與量刑,其形式職權遠大于英美國家的陪審團成員。因此,在三人合議庭上,只要兩名人民陪審員愿意,他們的聯合意志完全可以以壓倒性否決法官的“惟法是從”,宣判許霆無罪。作為人民陪審員,他們的依循就是日常的是非標準、樸素的罪罰責任平衡。他們不拘泥于成法,不僅不違背法的精神,恰恰契合了法的公共民主本質和社會正義底色。
現在看來,陪審這項長期存在于法規文本和現實中的制度,多年來一直被忽略。許霆案中的當事人是不走運的,但就司法制度進步而言,這卻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機緣。同時,它以一種極端方式昭示人們,一些制度設置并非從一開始就是空洞盲目的,它的合理價值在于“人為激活”,就像轉動起來的陀螺才有魅力。當然,鑒于許霆案重回一審,離最終定罪尚有時日和運作空間,希望各方能付出更多的智慧和責任,使許霆本人成為陪審制度從紙面上復活的第一位受益人。
□陳創東(北京 律師)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