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職業化建設取得重要突破
肖揚強調,五年來,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正確把握隊伍建設方向和職能作用定位,既突出了法官職業特點,又充分考慮了國情和體制現狀,鮮明地提出了法官職業化建設的命題,并把法官職業化建設作為人民法院固本強基、自我完善、夯實基礎的重要途徑,確保法官隊伍思想上始終清醒、政治上始終堅定、作風上始終務實。經過努力,法官隊伍知識結構、學歷層次、整體素質得到優化。
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根據法官法的規定,嚴格法官職業準入,建立條件嚴格、程序規范的法官選拔制度,保證法官從一開始就具有良好的條件和較高的素質。改革法官遴選制度,逐步實現從律師、專家、學者中選拔法官,上級法院從下級法院選拔法官,提高了法官的素質。在西部地區基層人民法院推行法官助理制度,合理配置審判資源,緩解西部基層法官短缺問題。
“推行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執行員、司法警察、司法行政人員分類管理,突出法官在審判活動中的主導地位,逐步建立起身份明確、職責清楚、管理規范、保障到位的法院人員分類管理格局。”肖揚說。
同時,完善職業保障制度,在中央的支持下,嚴格執行地方黨政機關不得要求人民法院參與行政執法活動,不得將人民法院列入行政部門進行行風評議,不得從事招商引資、經濟創收等經營活動,不得向人民法院下達罰沒、收費指標等規定,公正司法的外部環境進一步好轉。
司法便民措施不斷完善
五年來,最高人民法院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運用于審判工作實際。根據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把“公正司法、一心為民”確立為法院工作的指導方針,明確了“司法為民”的根本宗旨和要求,制定10項制度,實施23項具體措施,努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訴訟利益問題。
肖揚說,為方便當事人訴訟,切實解決告狀難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全面落實方便當事人訴訟的各項措施,普遍建立立案大廳,為群眾免費提供訴訟指南,告知訴訟風險,引導群眾依法、正確表達利益訴求。實行網上立案、巡回審判、預約開庭,方便群眾訴訟。積極推行人民法庭直接立案制度,解決偏遠地區當事人申請立案不便問題。不斷拓寬司法救助的范圍,五年間,先后為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提供司法救助127萬人次,決定緩、減、免交訴訟費54.8億元,保障經濟確有困難的群眾平等參與訴訟。
加強調判結合,努力實現案結事了。最高人民法院制定有關文件,指導各級人民法院正確處理調解和判決的關系,加大以調解方式解決糾紛的力度,引導當事人在平等自愿、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調解協議。針對不同案件的具體情況,能夠調解結案的,通過調解解決糾紛;不能調解結案的,依法及時判決,努力實現案結事了。
建立簡易速裁機制,減輕當事人訴累。在實行繁簡分流的基礎上,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實施《關于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提高審判效率,減輕當事人訴訟負擔,使當事人盡快從訴累中解脫出來。五年來,全國法院適用民事簡易程序速裁速決案件1496萬件。
基層基礎建設不斷加強
審判法庭和人民法庭建設健康快速發展。五年來,全國有2380個人民法院完成了審判法庭和審判功能用房建設任務,占全國法院總數的68.5%。切實加強基層人民法庭基礎設施建設,中西部地區需新建、改建的5944個人民法庭已全部列入國家專項建設投資計劃,占全國人民法庭設置數的58.6%,中央投資27.3億元。目前,3097個按國家標準建設的人民法庭竣工并投入使用。
肖揚指出,最高人民法院積極引導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實現裝備建設重心轉移,積極爭取中央財政加大對貧困地區基層法院專項經費補助力度,從經濟條件和實際需求出發,加強業務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會同財政部積極推進基層法院公用經費保障標準的制定工作,全國大部分省級財政部門會同高級法院分檔、分類確定了不同地區基層法院公用經費保障標準。
肖揚表示,五年來取得的這些成就,是我國民主法制建設成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國家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成就的取得,是黨中央正確領導和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的結果,是全國法院廣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員辛勤努力、無私奉獻的結果。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隨著“兩會”即將召開,廣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員將進一步承擔起保障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為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貢獻更大的力量!(記者 王斗斗)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