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 15208平方公里
【人口】 646萬人(2006年末)
【郵編】 471000
【區號】 0379
【區劃】轄6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8個縣。分別是:澗西區、西工區、老城區、廛河區、洛龍區、吉利區、偃師市、孟津縣、新安縣、洛寧縣、宜陽縣、伊川縣、嵩縣、欒川縣、汝陽縣
行政區劃
洛陽現轄偃師市、孟津、新安、洛寧、宜陽、伊川、嵩縣、欒川、汝陽等一市八縣和澗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龍區、吉利六個城市區,總面積15208平方公里,市區面積544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
洛陽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處東經111.8’至112.59’,北緯33.35'至35.05'之間。亞歐大陸橋東段,橫跨黃河中游兩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洛陽地理條件優越。它位于暖溫帶南緣向北亞熱帶過渡地帶,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4.2`C降雨量546毫米。東鄰鄭州,西接三門峽,北跨黃河與焦作接壤,南與平頂山、南陽相連。東西長約179公里,南北寬約168公里。
洛陽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復雜多樣,其中山區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圍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荊紫山、周山、櫻山、龍門山、香山、萬安山、首陽山、嵩山等多座山脈;境內河渠密布,分屬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水系,黃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鐵灤河、澗河、廛河等10余條河流蜿蜒其間,有“四面環山六水并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之稱。由于洛陽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谷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河山拱戴,形勢甲于天下”。
歷史沿革
洛陽因地處古洛水之陽而得名,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國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傳于此。夏太康遷都斟,商湯定都西毫;武王伐紂,八百諸候會孟津;周公輔政,遷九鼎于洛邑。平王東遷,高祖都洛,光武中興,魏晉相禪,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晉,相因相襲,共十三個王朝。漢魏以后,洛陽逐漸成為國際大都市,隋唐時人口百萬,四方納貢,百國來朝,盛極一時。
1948年,洛陽解放,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析洛陽縣城區為市,與洛陽縣并置。次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次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并入洛陽市,其余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
民族人口
洛陽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共有46個民族成份,其中漢族人口約占全市總人口的98.8%,其他少數民族約占全市總人口的1.2%,其中超過1000人的民族有回族、滿族和蒙古族。少數民族以回族為主,近6萬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80%以上。
2005年末洛陽總人口646萬。
工業科技
大中型骨干工業企業集中,是洛陽的一大特色。現有5000多家獨立核算工業企業,擁有機械電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輕紡、食品等6大支柱產業和東方紅拖拉機、洛陽浮法玻璃、大陽摩托、HJD04程控交換機、白馬棉紗、牡丹銅材等一大批國際國內名牌產品。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6個,省級14個。以結構調整為主線,投資100億元,正在全力實施16戶企業、48個項目的“1648”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工程,加快發展石油化纖、煤電鋁一體化、電子信息3大新興優勢產業。“十五”末全市工業銷售收入可達1000億元左右。
洛陽科技實力雄厚。拖研所、軸研所、耐研所、014中心、石化工程公司等14個部屬科研所每年都推出眾多的高科技成果。現有“兩院”院士5名,科技人員占職工總數的20%。九五”期間全市科技成果1280項,其中國家級43項,“省部級483項,技術交易額年均3億元以上。有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和省級軟件園各1個,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企業美國卡博陶粒公司等487家國內外著名企業已入駐創業。全市被省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146個,高新技術產品295種。
農村經濟
洛陽農業結構調整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區域化、規模化發展,優質專用糧食、林果、中藥材、煙葉、花卉苗木等六大支柱產業格局初步形成。畜牧業發展步伐加快,奶業生產取得突破性進展。
洛陽境內生物資源十分豐富,農業經濟作物種類繁多。有珍貴的領椿木、鐵杉、連香、銀杏、山白芍等樹種;有天然化工原料植物漆樹、油桐等;有經濟植物核桃、山楂、板栗、蘋果、柿子等。還是重要的藥材產地,種類多達1480余種。洛陽是河南小麥重要產區,偃師的小麥栽培技術馳名全國,畝產高達千斤以上。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煙葉、油料等。土特產品遠近聞名,主要有偃師的泡桐,孟津的梨和黃河鯉魚,新安的柿子和櫻桃,洛寧綠竹和獼猴桃等等。孟津的奶山羊和伊川的大尾牛享譽海內,分別被國家確定為山羊和大尾牛生產基地縣。
綜合實力
近年來,洛陽搶抓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西部大開發機遇,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2006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331.7億元,較上年增長15.6%;全部財政收入完成154.5億元,比上年增長27.8%。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國有企業改革和工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入。2000年龍門石窟榮列世界遺產名錄。
2001年榮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稱號,旅游環境明顯改善。 認真落實科教興洛戰略,科技、教育等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深入推進,連續三次榮獲國家、省“雙擁模范城”稱號。
城市建設
“十五”時期,全市按照“以洛河為軸線、南北對應發展”的城市布局,城市框架進一步拉大,掀起了以新區開發和現有城區改造為重點的新一輪城市建設高潮。
老市區各項建設順利推進。以“兩創”為重點,現有城區改造先后投資174億元,實施了6批共194個項目。王城大道縱貫市區南北,城市出入口交通便捷通暢;周山、龍門山、小浪底、上清宮等四大森林公園作為“天然氧吧”在日夜不停地為城市供氧;16公里長的洛浦公園宛如一條五彩飄逸的絲帶在河洛大地上飄揚;經過治理的洛河、伊河、澗河、中州渠變得水清、路暢、岸綠、燈明。
新區開發取得階段性成果。截止2005年底,新區已累計完成投資180億元。市政道路累計開工48條、75公里,竣工35條、47公里,并配套建設了水、電、熱、氣、通訊等設施。新區園林綠化面積達210萬平方米。房建工程累計開工605棟487萬平方米,竣工323棟234萬平方米。市四大班子遷入新區辦公,體育館、游泳館建成投用,洛龍區行政中心、勤政苑小區、高層次人才小區等項目建成投用,順馳、建業等一批商品房開發項目順利實施,初步實現了“成規模、聚人氣、出形象”的目標。
近年來,洛陽相繼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和“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稱號,這是對洛陽城市建設最恰如其分的肯定。
物產資源
洛陽物產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已探明有鉬、鋁、金、銀、鎢、煤、鐵、鋅、水晶、鉛等甲類礦產資源26種,這些礦藏儲量大,品位高,易于開采利用。其中鉬礦儲量居全國首位,為世界三大鉬礦之一。
洛陽市森林植物中有高等植物173科、830屬、2308種及198個變種、6個變型。洛陽市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全市有陸棲脊椎動物342種,其中有珍稀動物190余種,天然藥物理學480余種。水資源也很豐富,境內有黃河、洛河、伊河、廛河、澗河等河流和陸渾、故縣兩座大型水庫。
旅游資源
洛陽位于豫西山區,東臨嵩岳,西依秦嶺,南望伏牛,北靠太行,地形、地貌復雜多變,孕育了名山大川、河湖瀑布、溶洞溫泉、原始森林等風景名勝。北25公理有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及舉世矚目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270平方里浩淼水面與崇山峻嶺融為一體,構成一幅北方千島湖的壯觀畫面。東80公理有中岳嵩山及少林寺名勝,青山疊翠,峰巒聳峙,寺廟巍巍,武校林立。南部和西部50到160公里范圍內,分布有國家森林公園白云山、龍峪灣、花果山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伏牛山,有欒川老君山、洛寧神靈寨、嵩縣天池山、新安青要山等8個省級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還有“北國第一溶洞”雞冠洞、“北國水鄉重度溝和陸渾水庫旅游度假區等景點。這些勝景密布且景景相連的自然景觀,或山巍水澈,或峰奇水石怪,或谷狹洞幽,或竹翠林茂,或泉清瀑壯,融雄峻、奇險、秀麗于一爐,集豪野剛陽、明秀陰柔為一體,兼具南北自然風光之神韻。隨著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完善,特別是小浪底至南部自然景區旅游快速通道的建設,這些久違人間的于生麗景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游客。
洛陽市花
牡丹是我國傳統名花,富麗堂皇,國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寓意,代表著中華民族泱泱大國之風范。“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洛陽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相傳,唐武則天寒冬設宴賞花,令百花綻放,唯牡丹不從,貶之洛陽。豈知遷洛后竟吐蕊怒放。武后聞知,命火燒牡丹。牡丹枝干燒焦,次年卻依舊葉榮華發,且花更大,色更艷。洛陽牡丹遂馳名天下做花魁,洛陽人培育牡丹、觀賞牡丹亦日盛成俗。正如唐代詩人劉禹錫和白居易所贊:“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1982年,洛陽市人大常委會正式將牡丹定為市花。洛陽牡丹品種繁多,花色甚豐,有紅、白、粉、黃、紫、藍、綠、黑、及復色等9大色系,以及單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薔薇型、托桂型、繡球型、皇冠型、金環型、千層臺閣型、簍子臺閣型等十種花型。如今洛陽牡丹商品面積已初具規模,全市商品牡丹面積達1.6萬畝,4800余萬株,國內品種610個,引進外國名貴品種100個,初步建立“邙山萬畝牡丹產業帶”和“洛南隋唐城遺址萬畝高效農業觀光園”。牡丹遍布全城園林景點、街頭花壇、機關庭院和城郊園圃。在科技進步推動下,洛陽牡丹已實現四季開花,盛花期不斷延長。洛陽牌牡丹也源源不斷地進入國際市場。從1983年起,洛陽人以花為媒,廣交朋友,文化搭臺,經貿、旅游唱戲,成功舉辦了25屆洛陽牡丹花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成為河南省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全國四大名會之一。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