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就那么可怕嗎
“我們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假照片?”章翔鷗自問自答,“就這兩三年出現的問題照來看,大致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大都是一些為了達到宣傳目的的照片,或許那些制假者怎么都沒料到,這些反映國泰民安、和諧盛世的照片竟然也會有人來挑刺。”
身為新聞從業人員,章翔鷗深知世風浮夸下這份職業的不易,于是他提出一個折中方案:“宣傳照片不是不能拍,但問題在于,你擺就擺了,拍就拍了,做就做了,整得再好,你也還是得記住——它們只是宣傳照!你拿去參加什么新聞獎評比呀?”
時評家張天蔚則認為:新聞需要真實,宣傳更需要真實。他對比了“周老虎”和“劉羚羊”,前者始終堅稱虎照為真,后者卻坦承羊照為假。而劉為強之所以坦然承認,重要原因在于他并不以自己的造假行為為錯。他將這幅作品定位為藝術照片,并將“新聞圖片”與“藝術照片”作了嚴格的區分,前者必須真實,后者卻允許“加工”。
“這種區分隱含的一個更重要的邏輯是,”張天蔚分析說,“新聞必須真實,宣傳卻可以作假。媒體、公眾及主管部門,大多自覺或不自覺地,對‘新聞’和‘宣傳’奉行兩種不同的真實標準。”
著名攝影家、評論家鮑昆痛感于新技術時代來臨后,在新的社會倫理規則沒有相應建立之前,虛假的視覺影像一時遮蓋了公眾的日常生活,“謊言泛濫成為這個時代越來越嚴重的弊病,最終導致濫用公權的不法之徒用假照片堂而皇之地欺騙社會錢財(華南虎照事件)”。隨著虎照引起的社會公憤,出現了公眾對虛假攝影照片窮追猛打的局面。在他看來,這種現象的背后實際上是社會對于公眾知情權長期被漠視的反擊,更是隨著技術進步而來的民主化思潮的深入。
“對新聞照片的任何造假行為,再不會有以前的寬容。”鮑昆強調說,“除開技術條件的時過境遷外,社會的民主化也今非昔比,人們對外部世界的知情權和其他諸項個人權利的認識都上升到了從未有過的高度。”
網絡是個好東西
“以前沒有網絡的時候多好啊。”這是今年1月,陜西省綏德縣一位宣傳官員接受采訪時嘟囔出的一句話。有人立即聯想起華南虎事件的當事人:“那些始作俑者,對此大概也會感觸頗深吧?”
相反,參與一系列照片打假的網友們,卻在公共論壇上留言大呼:“網絡是個好東西!”
“過去有很多著名的假照片,業內人其實都知道,但沒有傳播出去,大家都不聲張。現在就不一樣了,只要有假照片,網上會喊成一片,因為大家都懂攝影了,新聞攝影越來越回歸到真實的本質方面。”賀延光說。
他舉例說,《拼到底》是1986年的全國最佳新聞照片,反映老山前線的英雄主義。“當時大家一看很激動啊,兩個戰士趴在戰壕里打槍,一個戰士負了傷,滿臉綁著繃帶,他的戰友要把他扶下來,他就甩胳膊,別管我。”賀延光說,當時自己也投了贊成票。但很快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就接到舉報信:這照片是假的,我們都在旁邊,我們就是那個部隊的戰士。
“其實就是‘拍戲’嘛,當時在老山前線很常見。”賀延光說。他去前線拍照時還碰到過這樣的事,離開坑道指揮所時,副指導員問:你們不帶點東西?連隊衛生院的紗布啊、藥包啊、紅藥水啊你們不帶嗎?“去那兒的都這么拍,人家以為新聞攝影就是擺著拍呢。”
但當時所有類似的舉報到了學會就打住了,基本沒有公開,更沒有取消所獲獎項一說。因此賀延光至今對當年公開處理新華社記者李錦造假事件記憶猶新。1987年,李錦獲評全國十佳新聞攝影記者。但經調查,其兩幅作品“與事實不符”。李錦因此被撤銷稱號、收回獎金、獎杯和證書。《中國青年報》當時在頭版刊發了《新聞真實性原則不容動搖》的消息。“我印象中這是第一次這么嚴的處理。”賀延光回憶道。
作為新聞攝影從封閉圈子到開放時代的見證者,他深有感觸地說:“今天,我們應該感謝照相機的普及,感謝互聯網的力量。前者讓貴族的寵物變成了平民的家什,它使每個人通過自己的實踐都可能成為攝影家;后者讓信息不再封閉,各種議論、批評暢通無阻,它使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批評家。”
進入4月份,有細心的記者發現,立在陜西鎮坪縣街頭“游自然國心、聞華南虎嘯、品鎮坪臘肉”的巨幅廣告牌,已悄悄被撤換了。這塊牌子是陜西省林業廳去年公布虎照后不久打出的。
據悉,重慶有劇作家和影視公司早早宣稱已寫出劇本,要制作新聞話劇《拍虎——華南虎事件》,但至今不見下文。創作者設想的是黑色幽默劇,宣稱是“中國式的”。制作方表示:“因為新聞事件還在不斷發生,所以我們將準備系列劇,今天看到的是《拍虎》,明天是《變虎》,后天可能就是《殺虎》。”
看這出活劇與這一系列話劇,誰能先熬出來。本報記者 徐百柯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