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看好陜西和西安經濟發展
陸昊的朋友介紹,陸昊讀研究生時就在北京制呢廠當廠長助理,一直在研究如何把這個虧損的國營老廠轉虧為盈。
畢業后,陸昊擔任了北京制呢廠副廠長,負責制呢廠的產品營銷工作,27歲時,擔任了北京制呢廠廠長。為了把廠里的產品推銷出去,陸昊數次來西安做營銷。陸昊的老朋友稱,陸昊一直很看好陜西和西安的經濟發展,認為西安發展很有活力,也能對他的產品營銷有所幫助。經過努力,北京制呢廠后來終于轉虧為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王繼武是陸昊父親陸鴻生的學生。有一次,王繼武在學校里散步時碰到退休的陸鴻生,他表示自己經常去北京照料兒子陸昊,陸昊平時太忙了,顧不上照顧自己。“陸昊每天要從早晨忙到晚上很晚,晚上的工作量幾乎和白天一樣大。”王繼武說。陸昊的老朋友也介紹,陸昊做事情特別投入,有時候約他,晚上9點或者10點以后才能見到。 本報記者 王曉亮 實習生 劉西貝
陸昊簡歷
男,1967年6月出生,上海人,經濟學碩士,北京大學畢業。
曾任北京制呢廠廠長助理、副廠長、廠長、黨委副書記,北京紡織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常委、董事、副總經理,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副主任、主任、黨組書記、北京市海淀區委副書記,北京市副市長、市政府黨組成員、北京市委工業工委書記、北京市經濟委員會主任。
2003年9月任中共北京市第十屆委員會委員,北京市副市長、市政府黨組成員,負責商務、工業、外事(港澳)方面工作。2008年5月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
步入仕途:中關村建功立業
2003年,年僅35歲的陸昊當選北京市副市長。他的當選年齡,在北京乃至全國的歷史上尚屬罕見。
“陸昊現象”引發討論
27歲接手北京制呢廠的時候,陸昊面臨的是一個爛攤子,5000人的生計托付給了這位“靠得住”的北大經濟學系的高材生。在他的運籌帷幄之下,一年后企業發生了很大變化。他連續兩年當選為紡織系統優秀廠長,北京市授予他“扭虧增盈突出貢獻廠長”。在北京市第三屆“十大杰出青年”的評選中,陸昊也榜上有名。有人稱他是“國企大旗青年扛”,“陸昊現象”引起大討論。
制呢廠十年的實踐,豐富了陸昊的理論創新之路。他撰寫出在經濟界引起反響的《“當期效益”與國有企業活與死》。其中有關解決國有企業債務負擔的政策建議,最后被國家經貿委和央行采納。
中關村一搏名聲大噪
就任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主任后,陸昊又把一套先進理念注入中國智力資源最集中、最具活力的“中國硅谷”。他在中關村領導了一系列創新活動:國內第一家有限合伙的投資機構,國內第一家不核定競爭范圍的企業,國內第一家無形資產占注冊資本金比例百分之百的企業,國內第一家外商與自然人合資的合資企業。陸昊曾說過,理想中的中關村應努力探索高新技術成果實現產業化的全部過程,應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創新基地。
北京市人大代表也難忘這個思維敏銳又穩重得體的年輕人,據說,在副市長候選名單醞釀中,代表們對陸昊的一致看法是:理論與實踐最佳結合者。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據《中國青年報》等
生于西安:85中“排球小將”
在“五四”青年節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得知自己的學生陸昊就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的消息時,陸昊高中時的班主任——西安市第85中學退休教師顧銘琴眼中閃爍著淚光。
在85中,陸昊度過了整個中學時代共6年的時光。教學樓電子屏幕上滾動著“熱烈祝賀我校高八五級校友陸昊榮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的字樣。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