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縣5月12日發生7.8級地震后,北川縣北川中學受到極大的損害,將近三千名學生僅有一半學生生存,另一部分學生因樓房倒塌而遇難或受傷。圖抗震消防隊員不顧艱險連續工作,利用不同工具挖掘被壓人員。 中新社發 鄒憲 攝
5月15日上午10時45分,映秀小學四年級學生張春梅在受困68小時后得救。 中新社發 劉震 攝
|
編者按:地震發生后的最初七十二小時是搶救生命的黃金時間,故此也被冠以生命的“黃金七十二小時”。中國新聞社今天特別推出中國汶川大地震“七十二小時”報道稿件一組,為剛剛過去的七十二小時留下歷史的記錄。在未來救援行動的報道中,中國新聞社將秉承“不拋棄、不放棄”的信念,繼續全力跟蹤報道關于生命與愛的分分秒秒。
中新社北京五月十五日電 題:生命不息救援不止的七十二小時
中新社記者 翁陽
滴答、滴答……對于每一個等待獲救的鮮活生命,每一秒每一分的流逝都如此無情。
此刻,距離十二日十四時二十八分發生的四川汶川里氏七點八級大地震已整整過去七十二小時。七十二小時,這個通常狀態下平淡無奇的時間區段,如今卻成為關乎每一個鮮活生命的“黃金七十二小時”。
生命無價。從突如其來的地震發生的那一刻起,不惜一切代價迅速搶救受困生命成為所有行動的重中之重和終極目標。
在受地震影響最為嚴重的四川省,救援涉及阿壩、綿陽、德陽、成都、廣元等多個市、州約六點五萬平方公里巨大區域,直接受災人數超過千萬。
據目前官方最新統計,在七十二小時中,地震以及之后的數千次余震,已在四川造成近一萬四千八百六十六人死亡、被埋近兩萬六千人、此外還有約三千人失蹤。在此期間,六萬五千多個受傷人員得以獲救。
地震發生后,包括軍隊、武警、消防、醫療、特警、通信、電力等在內的十幾萬救援力量陸續分批從全國各地火速奔赴四川各個災區,但地震造成的道路、橋梁毀壞以及一些受災地區的雨水天氣,成為救援的最大阻礙,令人徒呼未能“肋生雙翅”。此外,因地震造成的部分災區和外界的通信阻斷,也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到救援工作的部署與開展。
面對如此惡劣的客觀救援條件,各支救援隊伍在統一指揮下,或徒步、或乘舟、或空投,蒙矢石、赴湯火,不舍晝夜,從四面八方頑強挺進。
十三日凌晨,救援行動在一些災區漸次展開,十四日晚八點半,所有災區均有救援部隊進入,大救援攻堅戰的號角正式吹響。此刻,距地震發生已過去五十四個小時。
據了解,在目前獲救的六萬五千多人中,多為并未深埋而易于救助的生命。據知,“先易后難”為實施救援的原則之一。救災專家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受困生命日趨艱難,救援難度也將迅速呈幾何級增長。
在多層鋼筋混凝土建筑崩塌的廢墟中,救援人員通常會遭遇從發現幸存者到將其搶救出來要經歷數小時的局面。為保證受困人員安全乃至更加深埋幸存者的安全,救援人員在很多時候必須放棄鐵器等機械的力量,代之以自己的雙手小心清理掉壓在傷者身上的殘垣磚石。而此過程中往往還依據難度,需要七、八人甚至更多人的通力協作,這也使營救隊伍捉襟見肘。
不僅如此,在醫療科學救助、搜索幸存者以及將重傷者及時轉至醫院等方面也困難重重。如驟然將壓在傷者胸部上的石板卸去等不科學救助方法,可能會重蹈三十二年前唐山大地震中“人救出來了,但卻殘疾了”之教訓。因此,醫護人員的不足以及大多救援者醫學常識的缺失也將是救援面臨的巨大挑戰。
所有一切都使救援行動無比艱難緊迫,對于所有救援者而言,七十二小時竟如此短暫!
但在生命的天平上,已經過去的七十二小時又是何等的漫長揪心!那些埋于廢墟下期盼獲救的幸存者們自不待言,他們的親人朋友可想而知;還有那些至今聯系不上、生死未卜的失蹤群體;當然還有已為之心悸七十二小時的億萬同胞,一位網民在留言中深情寫道:看見孩子們在心疼!看見總理在心疼!全國人民在心疼!還有一名未能參加首批救援的醫護姑娘在博客中說:我并不畏懼!只要一聲令下!
不拋棄!不放棄!
隨著中國的抗震救災進入全力攻堅階段,高層適時作出決策,繼續增派救援力量,全力投入搶險。截至今晨,中國軍方共投入十三余萬人,出動軍用運輸機、直升機飛行近三百架次,救援部隊將進入災區全部五十八個鄉鎮。這是中國空軍史上同時出動飛機最多、飛行強度最大、反應速度最快的非作戰空運行動。
黃金般的七十二小時!生命在等待,大地震救援行動規模在持續擴大,愛心、哀慟、感動、堅強、勇敢……在匯集與交織,禮贊生命。(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