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彥殊昨(17)日,共青團成都市委1420名抗震救災青年志愿者的需求,和往日一樣吸引來了近萬名的報名者。
“80后”成為這些青年志愿者的主力軍。在一旁看著他們報名的76歲的張國文大爺說:“這些孩子長大了。”說話時他眼里泛著淚水。
在災難中學會堅強
記者在志愿者報名點見到梁兵的時候,他正焦急地四處詢問今天什么時候能出發去救災一線。
而16日,他才剛剛從重災區都江堰虹口鎮徒步運送救援物資回來。22歲的梁兵告訴記者,上一趟是14日下午隨志愿者隊伍出發的,先乘車到青城后山。15日天剛亮,梁兵負重40公斤藥品,與同伴徒步向虹口開進。由于塌方,路上條件非常艱苦,梁兵不小心滑了一跤,手上5公分長的口子頓時血流如注。
15日經過5小時步行,梁兵所在的組才到達虹口。當天晚上,由于天黑路險無法返回,18名隊員和留守村民在路邊燃起了篝火。在呼嘯的山風和余震引發的石塊滾落的巨響中,他們唱起了“團結就是力量”。梁兵說,那一刻,他學會了堅強。
16日下午回到成都,17日一大早,梁兵又去報名了。他說他想去北川,一分鐘都不能等。
在災難中學會付出
22歲的張麗在成都中醫藥大學讀書,16日晚9點,她接受了一個新任務:24小時照顧來自映秀鎮的高二學生陳靜。
在成都中醫藥大學有130多名這樣的志愿者,他們需要一對一地照顧那些從災區撤離出來的學生。
記者見到張麗和陳靜時,她們一直手拉著手,陳靜總是親密地稱張麗為姐姐。
張麗說,她正學著付出。晚上,她要帶陳靜洗澡,把換下的衣服洗了,看著陳靜沉沉睡去;清早,她要比陳靜早起,好讓陳靜一睜開眼就看見她;散步時,她覺得陳靜有些沉默,就找來陳靜的同學,好撫慰其心理;她發現陳靜的腳起了水泡,就找來濕巾一張一張夾在她的腳趾間……
張麗告訴記者,她現在最希望的就是看到陳靜快樂。
在災難中學會分擔
付彥妮是四川大學的學生,學的是會計,如愿當上一名志愿者,還很費了一番周折。
地震后第二天,她就去報名參加抗震救災,等了兩天都沒有消息。直到15日,聽說民政廳需要大量志愿者幫助搬運群眾捐贈的物資,她立即就去了搬運現場。她說,與深入一線的救援和醫療相比,盡管搬運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但至少能為抗震救災的人們分擔一部分責任吧,總比什么都不干強。”
所有的志愿者站成一排,一件一件地把救災物資搬上即將啟程去災區的車輛。瘦弱的付彥妮在隊列中迅速傳遞著物品,即使是24瓶裝的一箱礦泉水,也讓她覺得“從來沒有搬過這么重的東西”。但她堅持著,15日與16日,她連續搬了兩天,每天都工作10小時以上。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