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5月21日,當天的解放軍報由成都軍區某通信團官兵送到北川抗震救災一線的官兵手中。 中新社發 張雷 攝
|
5月21日,解放軍歷史上第一支軍隊抗災心理服務專家組抵達成都。這支由總政治部從全軍抽調的21名心理學專家組成的隊伍,匯集了解放軍的心理學精銳,也是解放軍歷史上第一次派出專業心理學服務隊伍。到達當天,專家們就被分為5個小組開赴這次地震的重災區:都江堰、清川、綿陽、彭州以及德陽。
作為專家組的一員,曾經多次接受過記者采訪的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武小梅告訴記者,災難一發生,她首先聯想到1998年抗洪時的情景。當時,很多官兵因為過度疲勞和惡劣場景的刺激而產生了不良的心理反應。“我當時就想,如果我們的醫護人員、部隊的指揮員能多了解一些心理學方面的防護知識,可能戰士們的傷害就能夠減輕很多。”
武小梅告訴記者,這種30年未遇的重大災難,會引起人們的重大應激反應。“最主要的表現有,重復的強迫性閃回,腦子中不斷重復地震時的某些可怕場景。有的人可能還會因此發生人格的改變,改變個性甚至出現人格退縮,也就是以回避和消極的態度來對待未來的生活。”而對于其中的某些人,如果沒有適當的心理輔助方法,甚至會對他們的一生產生影響。
作為軍隊的專業心理學工作者,從聽到發生大地震的消息后,武小梅就馬上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工作該如何展開。“從我個人來說,我的工作重點主要有3類人,第一是在地震廢墟中被救出來的人,第二類是在地震中失去親人的人,第三類是災后擔任繁重搜救傷員任務的官兵。”
美國對于參加海難救援的人員做過相關的調查,發現有30%左右的人出現了應激障礙,其中有的人從此就放棄了從事救援工作。“有的人花了很長時間想從廢墟中救出一個人,但是沒有救活。這時,救人者就很容易產生挫折感,出現煩躁情緒,導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自我價值否定。”
所有災后在現場目睹了悲慘場景和接觸過尸體的人也是心理學工作者非常重要的干預對象。“其中,主要包括救援部隊官兵,為受災群眾服務的志愿者,以及到現場去采訪的記者等。”
作為軍隊的心理學工作者,從救援一開始,關于救援官兵的消息就牽動著她的心。當記者談到自己這幾天在救災一線部隊通過和官兵接觸,發現很多戰士極端疲憊。武小梅說這種現象正是她要重點關注的。“他們要進行大強度的救援工作,睡眠嚴重缺乏,很多人處于過度疲勞狀態,而且沒有充足的食物和水,不能保證營養的供給。還有一點,他們要在第一線接觸大量死尸,目睹大量悲慘的場景。這幾個因素加在一起,對于一線的戰士們的身體和心理都是極大的挑戰。”
在這樣巨大的災難中,心理受到刺激需要進行心理干預和疏導的人成千上萬。而心理工作者的數量和能力又很有限。怎么讓自己工作的效率最大化?怎樣能在有限的工作時間內對更多的人產生積極影響?經過認真思考,武小梅在出發前確定了幾個工作方向。
第一點就是醫院。醫院集中了大量的傷員,這些人和陪護他們的家屬大部分都受到了惡劣場景的刺激。隨著傷員們身體上傷病的好轉,他們的心理問題就會逐漸表現出來。另外,在醫院中為病人和病人家屬做咨詢的過程,對醫院的醫生護士本身也是一種示范。“我們可以教他們一些基本的心理學知識和心理干預方法,比如在病人情緒不穩定的時候緊握他們的手,讓他們從這種肢體接觸中感受到關懷等。如果病人情緒極其煩躁,可以適當用一點鎮靜的藥物,讓他們能在睡眠中保持和疾病斗爭的體力。”
第二個工作重點就是災區的各級民政系統。民政系統的工作人員在未來要接觸大量的受災群眾,所以對民政系統的工作人員進行基本的心理學知識培訓,可以讓他們在將來更好地開展工作。
第三個工作重點就是到救災第一線的部隊醫務人員以及部隊的帶兵人。“這些隨隊的醫療人員要接觸大量的戰士,所以,通過我們的培訓和示范,他們可以在醫治戰士身體傷痛的時候,為他們進行心理疏導。而帶兵人對戰士們的情緒會有很大的影響,這時如果他們能有相關的心理學知識,照顧戰士的積極性,會對戰士心理有很好的安撫作用。”
5月21日下午,一到位于都江堰的濟南軍區某醫院駐地,武小梅就在醫院門口打出了臨行前準備好的橫幅——軍隊心理專家工作組。一看到橫幅,幾十名受災群眾就擁了上來,七嘴八舌地問問題。
在旁邊的醫院里,她碰到了從廢墟中被救出的都江堰市新建小學的一個小男孩。在這次地震中,這個學校有300多名學生被壓在了廢墟中。
“想吃東西嗎?”
“想喝牛奶”。
眼前這個孩子的情況比武小梅想象的要好得多。“看來孩子的食欲沒問題,而且能夠正常的交談,思維也還正常。”武小梅說,總的來說,她這兩天來見到的災區的情況比她想象中的要好,還沒有見到情緒特別極端的人。
昨天晚上,在都江堰的濟南軍區某部臨時駐地,武小梅又找了20多個剛從一線下來的戰士聊天。其中,有新兵也有老兵。“從聊天的情況來看,戰士們的情緒也比較穩定。”
現在,武小梅正積極聯系到救災的最前線去,去看看那些已經在一線的極端狀態下參與救援將近10天的戰士們的狀態。
對于未來的工作她準備分兩步進行。第一是評估和了解部隊整體的心理狀況。第二是根據該狀況展開相應的工作。“比如,我們會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利用戰士們的休息時間,在他們中以10人為一組開展集體晤談。這是一種表達和宣泄情緒的好辦法。”
“以前,生活水平比較低的時候,人們覺得能把人救活就可以了。但是,現在我們不僅要讓他活下來,還要盡量讓傷者恢復正常的社會功能,重拾幸福感。”(潘婷)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