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八日電 (記者 陶社蘭)五月十二日下午兩點二十八分,汶川發生八級地震。兩點四十分,軍隊處置突發事件領導小組辦公室接到中國地震局震情通報后,立即展開工作,兩分鐘內下達動用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的預先號令,十五分鐘內通知空軍做好動用運輸機的準備。在自然災害面前,中國軍隊為何能做到如此快速反應?
地震發生后,軍隊處置突發事件領導小組辦公室的人員,第一時間進駐應急指揮大廳。從那時到現在,他們在這里夜以繼日“連軸轉”,了解報告災情,傳達命令指示,部署任務,組織協調。接受中新社訪問時,辦公室負責人田義祥大校說,這次抗震救災軍隊之所以能做到快速反應,得益于平時的應急機制建設、應急預案和演練。更為重要的是,除了反應快以外,在防范和處置方面,還制定了有效的應對措施。
在應急指揮大廳,記者看到,墻上掛著七幅災區的衛星影像圖、軍隊抗震救災兵力部署示意圖,辦公桌上擺滿了由總參測繪局、空軍司令部拍攝的每天更新的航空影像圖,綜合協調組、地面行動組、空中行動組、情況搜集組的工作人員,正在有條不紊地工作著,電話鈴聲此起彼伏。
年初抗擊冰雪災害時,他們也是在這里度過一個個不眠之夜。
二00五年,軍隊處置突發事件領導小組成立,由總參謀長任組長。常設辦公機構在總參作戰部。平時的工作,就是跟蹤研究國內外各類突發事件,制訂相關法規制度,不斷完善與國家有關部門的信息共享機制,指導部隊應急力量建設,保障軍委、總部首長對突發事件的組織指揮等。田義祥笑言,不能現上轎現扎耳朵眼啊。二00六年九月,國務院辦公廳和軍委辦公廳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自然災害信息軍地共享機制建設》文件,與國家二十多個部門建立了自然災害軍地信息溝通機制。
也正因此,當他們在第一時間得到震情通報后,根據震級、震中位置和人口密度以及距離成都較近等情況,很快判斷這是一次特大地震災害。于是,在一小時內,他們就向濟南軍區、蘭州軍區等部隊下達了準備入川執行抗震救災的號令。
據知,二00三年至今,在淮河水災、大興安嶺森林大火、膠濟鐵路脫軌等事件中,軍隊都參與了搶險救災。田義祥說,處置突發事件,不光是要“處置”,更重要的是把關口前移,做好防范工作,尤其是信息跟蹤、預警、預案及演練等工作。成效最明顯的是對部隊的預警發布,要求全軍團以上都要做防災避險的預案。去年,有關部隊遇到臺風、山洪等五起案例,都因為事先發布險情預警和部隊有完善的應急預案而成功避險。
田義祥說,軍隊支援地方搶險救災,是和平時期軍隊的重要任務之一。此次地震發生后,通過早期的快速反應,為軍隊的決策、使用,贏得了更多時間。同時,全軍各大軍區都派出部隊參加抗震救災,不同的專業兵種也發揮了各自的優勢,在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的統一領導、部署下,軍隊的抗震救災是有力、有序、有效的。(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