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六月二日電(崔炯臣 易忠英 張士柱)“聽了心理專家的當面引導,調節了我幾天來一直緊張、內疚、恐懼的心理。”濟南軍區某鐵軍師高炮團三營戰士陳勇接受了軍事醫學科學院黃屹博士的治療后,心情豁然開朗。這是該團“心靈港灣”理療室開辦后戰士們自覺接受治療的一個鏡頭。
與此同時,由團政治處收集編寫的救災官兵《震后心理輔導手冊》也下發到每名官兵手中。
參加抗震救災后,許多官兵同樣親歷了死亡、尸體、廢墟現場,易出現一些心理問題。該團收集梳理了官兵情緒低落、心情煩躁等十個共性現象和孤僻、恐懼、自責、痛苦等七個重點問題,及時成立了由醫護人員和政工干部組成的團心理疏導小組。針對由此而引發的失眠、做惡夢、食欲下降等癥狀,及時展開心理疏導,借助映秀災區心理咨詢專家隊伍多的優勢,邀請專家與官兵面對面交流。
北京軍區二六一醫院王小慧主任在講解中說:“心理干預不僅受災群眾需要,參加救援任務的官兵同樣也需要,官兵們還是要大膽地將地震給心靈帶來的不適講出來。”
針對部分官兵心理挫傷大、 情緒難恢復、任務不間斷、思想易反復、心理素質弱、持續時間長等特點,他們以語言交流的方式召開“特殊會議”,從《心理科學知識讀本》、《士兵心理指南》、《軍人心理健康常識》等十余本書籍中遴選有關抗震救災心理防護知識,編發官兵學習,精心制定心理健康的預防性訓練方案。
“九0后”戰士王世海說,參加抗震救災任務后,自己總感到精神緊張、情緒不穩、焦慮、晚上還經常失眠,想發泄也發泄不出來,心理負擔很大。通過專家講解和學習理論知識,我不僅掌握了排解心理壓力的科學方法,還被連隊吸收為心理疏導小組的成員。
截止目前,全團家在災區的九十六名官兵和十三名“九0后”戰士沒有一人出現心理疾病,人人都能放下心理負擔,積極投身抗震救災工作。(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