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安法醫與武警官兵五月中旬開始清理汶川大地震受災嚴重的映秀鎮,他們在漩口中學為每一位挖掘出來的遇難學生遺體提取DNA組織留檔。 中新社發 賈國榮 攝
|
突如其來的地震,讓無數父母失去了孩子,無數孩子找不到親人,而他們在接受采訪時,第一句話幾乎都是“我不相信這是真的”。 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死難者身份辨認與親屬尋親成為日漸迫切的賑災主題。
DNA數據庫,
遇難者身份識別的法寶
在5月17號的政府救災工作會議中,溫家寶總理強調指出了遇難者身份辨認的迫切性與重要性。為妥善及時處理遇難人員遺體,民政部、公安部、衛生部決定于5月20日建立“5·12”地震遇難人員身份識別DNA數據庫。
“在發生地震、海嘯等大災難后,通過面容或其他體貌特征已經無法識別的遇難者,可以提取其DNA樣本,并進行檢測,然后與家屬進行比對。這是目前確認親緣關系最快捷、最準確的一種方法(歐美國家還有通過牙齒檔案進行遇難者識別的,也比較準確,但前提是已經建立了生前牙齒檔案)。”日前,《市場報》記者采訪了因參與東南亞海嘯遇難者識別工作而蜚聲國際的DNA鑒定專家鄧亞軍博士。她介紹,雖然尸體腐敗程度會因當地具體條件而有所不同,但一般而言災難發生后3天,絕大多數遇難者就已經高度腐敗,并難以通過面貌識別。此外,中國人又沒有建立起個體的牙齒檔案,因此留取DNA樣本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根據鄧亞軍參與東南亞海嘯救援的經驗,只要留取了DNA樣本,身份識別以及認親活動就可以一直持續下去。而且一般而言,大災之后的身份識別工作往往都會持續幾年甚至十幾年。“直到去年,還送來了300個2005年的泰國海嘯遇難者的DNA樣本等待識別。”鄧博士介紹說。
“除了遇難者,靠DNA數據庫來尋找失散的親人,往往更準確、快捷。”有著建立“中國尋親人員DNA數據庫”經驗的北京華大方瑞司法物證鑒定中心工作人員陳敏告訴《市場報》記者,傳統的認親方式(如相貌比對、事實認定等),經常會受氣氛、心情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從而造成很大偏差。比如,在去年舉行的“官林認親大會”(主要尋找在三年自然災害中失散的親人)上,他們為25對有著認親意向的尋親者進行了DNA比對,結果竟然是全排(即均不存在血緣關系)。
血濃于水,雖然成功率并不高,但抱著一絲希望,尋親者仍然會自籌旅費一次次參加各種尋親大會。而此次地震無疑會令尋親大軍急劇擴容。作為認親的最后一道關,DNA檢測應用了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和生物統計學等多種科學手段,所得出的結果是最為精確和公正的。而以此為基礎的基因尋親,不用見面進行現場確認,即可通過遠程寄樣,異地完成親緣確定,比傳統方式少花了很多精力與財力。尤其是在其他所有線索都無法找到親人時,基因尋親便成為惟一可行的手段。
DNA樣本收集
警惕泰國海嘯中的彎路
讓靈魂安息,給生者安慰,為了近萬名無名遺體“回家”,我國政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民政部、公安部、衛生部在震后第一時間聯合制訂了“5·12”地震遇難人員遺體處理意見,提出遺體處理尊重遇難者尊嚴,要求對遺體拍照和采集DNA樣本。
“現在我國已在第一時間派出法醫隊伍收集DNA樣本,這非常關鍵。”鄧亞軍博士告訴《市場報》記者,在第一時間收集DNA樣本,是建立基因尋親數據庫最重要的基礎。
鄧博士說:“根據泰國海嘯的經驗,DNA樣本的采集是一個重要問題。常規檢測時,DNA樣本主要是血、毛發、以及口腔細胞。因此,當年泰國海嘯后,中國援助隊剛剛到達,泰國政府便給出了DNA采樣備忘,上面注明:‘新鮮尸體取口腔拭子、毛發、肌肉,高度腐敗的尸體取深部肌肉組織。’而事實上,絕大部分接受采樣的尸體都已高度腐敗,散落在尸水中的毛發被深度污染。即便是深部的肌肉組織也都已經變色腐敗,這些樣本無疑是很難成功檢測的。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選擇是采集肋軟骨或實質骨,即股骨或者肱骨等。”據鄧亞軍回憶,由于大多數負責DNA檢測的工作人員都在實驗室,而負責采集DNA樣本的法醫等往往不參與DNA檢測,信息的不對稱,導致當時采集的不少樣本最后不得不重新返工。
“DNA樣本的采集狀況決定了DNA檢測的成功率。美國‘9·11’時采集的1萬份樣本只有70%的成功率。”鄧亞軍指出,為死難者建立龐大的DNA數據庫,以及今后尋親者的DNA檢測與遇難者數據的比對,將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免費救援
民間力量不容忽視
震災中,我們對于遇難者的哀悼、對于生命的敬畏,更體現在人道救援的每一個細節——不讓一個死難者“無名”,是對生命尊嚴最大的捍衛。
眼下,除了官方建立的DNA數據庫,不少民間機構也在付出著努力。《市場報》記者在“5·12汶川地震基因尋親網”(www.512DNA.cn)上,看到了這樣的說明:“本著全面有效的協助有關部門做好遇難者親屬DNA尋親活動、節省政府寶貴的賑災經費、提高DNA尋親活動的時效性與有效性等目標,成都新基因格與北京華大方瑞司法鑒定中心共同發起,并聯合國內多家民間DNA檢測機構迅速建立了‘5·12汶川地震基因尋親援助聯盟’。決定以完全義務的方式為災區遇難者親屬提供免費DNA信息備份與鑒定,并將該信息整理建立尋親人群的DNA數據庫,并貢獻給相關政府部門用于‘5·12’地震遇難人員身份識別DNA數據庫進行比對,及時確立遇難者與其親屬的血緣關系。對震區失散孤兒提供免費DNA信息備份,為災后親屬認領與社會認養工作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
該聯盟以該網站結合全國各地的民間DNA檢測機構,對身處異地心系家鄉的四川汶川地震受災親屬群體提供遠程的網絡幫助。除此之外,一些企業和個人也看到尋親者的需要。6月1日,某度假村董事長王樹春就向媒體表示,他擬先期出資200萬元籌建中國失蹤兒童救尋基金會,幫助困難的家長和孩子建立DNA數據庫,以便雙方尋親。
記者手記:
記者在采訪中一個深刻的感受是,與對遇難者進行DNA樣本收集相比,更期望所有的尋親者們都能進行DNA入庫,尤其是孩子。孩子還小,隨著時間推移,他們對父母的記憶會越來越模糊,找到親人的概率會越來越小。血脈是割不斷的,能在自己的父母跟前成長比什么都重要。為了讓孩子不必“流浪”,讓我們盡可能幫他們一把,讓他們“盡快回家”。(市場報/王立嘉)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