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梔子花香彌漫在都江堰光亞中學,操場空地上的幾頂潮得能擰出水的帳篷,以及四五張桌子上的一排電腦,就是“審計署赴都江堰市地震救災資金和物資審計組”大本營(以下簡稱都江堰審計小組)全部的家當。
簡陋的設備,褪去了人們腦海中審計部門的神秘,卻絲毫沒有降低這個部門的嚴肅性。都江堰審計小組由8名審計人員組成,當下最重要的職責,就是追蹤審計分配到該市20個鄉鎮的救災款物。而這樣的小組,目前幾乎覆蓋了汶川大地震所波及的各個鄉鎮。
審計署昆明特派辦特派員助理王彥濱告訴記者,以審計署昆明特派辦工作人員為主組成的都江堰審計組6月5日進駐當地,撤出的時間還是未知數。他們的審計將分兩個時段:第一個階段,跟蹤救災款、物是否公開、公平、高效地到達災民的手中;第二個階段,重點則是審計災區恢復重建資金的使用情況。
6月14日,記者跟隨審計人員到都江堰市浦陽鎮,探訪他們怎樣對救災款、物進行跟蹤延伸審計。
審計人員必須到現場一一盤點救災款物
出發前,都江堰審計小組組長楊恒田介紹說,每天早上八點左右,審計小組的成員都要聚在一起開例會,研討當天的審計方案——最重要的,是選擇將要去哪個鄉鎮。
最初的一段時間,他們會首先選擇受災較重,分配錢、款、物較多的鄉鎮。由于目前物資和錢都是動態變化的,有可能一些鄉鎮要反復去。楊恒田參加過幾年前的大姚地震救災資金的審計,他說,此次審計的一個特點就是要延伸到鄉、村。由于是過程審計,審計人員要在現場對救災資金進行一一盤點。
6月14日這天,都江堰下起了瓢潑大雨。考慮到會有泥石流、塌方的危險,審計組選擇了相對較近、離審計小組大本營8公里的浦陽鎮。出發前,審計人員羅猛和賈楊分別從都江堰市救災物資調派中心和財政部門隨機抽取了6月6日、8日分配到浦陽鎮的救災物資明細表和下撥錢款的明細表。他們說,去現場要對照這兩份表,追蹤上面的錢和物資究竟流向哪里,是不是都到了災民的手里。因為救災物資的量太大,他們一次只能抽取某幾天的數據進行審計核查。
在泥濘的道路上顛簸了一段路程后,審計人員到了浦陽鎮設在一家工廠庫房的鎮政府臨時辦公室。這間大倉庫里一半是全鎮的各個職能部門;一半堆滿了大米、方便面、礦泉水等救災物資。
鎮長張思學告訴審計人員,全鎮受災的群眾4萬多人,90%的房屋垮塌,死亡200多人。從地震后的第二天,就源源不斷地有救災錢、物過來,鎮里做到了每一筆救災款物的進出都有案可查。更重要的是,每天上午8點,鎮里都會把17個村的村委會主任召集在一起開會,警鐘長鳴,反復宣講救災物資的接收、運輸、發放都要有專人負責,不得滯留、積壓,嚴禁利用職務之便占用或侵吞救災物資。
哪怕一節電池也會引起信任危機
聽完鎮長的簡單介紹,審計人員羅猛、賈楊分別帶領兩個審計小組對物資和錢款的情況進行審計。羅猛從都江堰市救災物資下撥中心獲得的單子記錄了6月6日、8日浦陽鎮領取的各類救災物資,大到帳篷、發電機,小到牙膏、電池,他說,所有的物資都要一一核對發放的情況。
羅猛首先要求鎮里負責接收和發放救災物資的同志提供接收和發放的原始單據。他手里的救災物資下撥中心的出庫單顯示,6月6日浦陽鎮接收353頂帳篷,而鎮里接收的原始單據也顯示接收了相同數量的帳篷。這一點核上之后,他又要求工作人員給出接收和發放帳篷的總數,一張張原始單據的加加減減后,他算出,這個鎮還應該有幾十頂帳篷沒有下發,羅猛著重在這個數下面畫了記號。
帳篷以外所有的物資,羅猛和他的同事都分別核算,每一件來的物品都要有單據,而分出去的也要有領取人簽字的單據。
厚厚的幾摞筆記本和臺帳中,羅猛很快發現了幾個小問題,接收單顯示收到40臺電風扇,可是發放單據相加以后卻顯示發出去了41臺。怎么多了一臺?一個個環節查詢,很快問題解釋清楚了,原來電風扇來的時候都是散裝的零件,接收人員拉回來的時候沒有點清楚,組裝以后才發現多了一臺,但也沒有向市里的物資發放部門上報。
多出的一臺電風扇,價錢不超過百元,而且發放單據顯示已經到了災民手里,可審計人員就是要摳到底,會不會有點小題大做。羅猛說,哪怕是一節電池,只要說不清來源或去向都有可能引發老百姓的信任危機。
賬本上的審計結束后,羅猛拿著賬本開始在倉庫里一一清點庫存的物資。賬面顯示帳篷還有70頂,發電機還有14臺……在盤點的過程中,羅猛又發現了問題,幾十頂帳篷和一批鐵床的靠背正躺在傾盆大雨中,發電機實際數量比賬面上少了兩臺。
為什么還有70頂帳篷沒發出去
這個環節的現場審計進入最后一個階段:羅猛把發現的情況向鎮長通報,并就帳篷和發電機的問題詢問鎮長。帳篷、鐵床躺在雨里的情況,鎮長表示已經蓋上塑料布防雨。少了的兩臺發電機,一臺是鎮政府供夜里辦公用,一臺借給了對口援建的山西援建隊,都有借條的。羅猛要求看借條,鎮長也拿來了。
羅猛對鎮長說,兩臺發電機,不論是政府用了還是援建隊用了,都沒問題,而且也有借條,但從財務“賬實一致”的要求來說,借走的東西也應該在賬面上顯示。
審計組向浦陽鎮政府發出了幾份審計建議書,包括要求救災物資要妥善保管,賬實要相符等。
關于帳篷和鐵床,羅猛還提出了很重要的問題,是不是全鎮所有的災民都有帳篷和床住,不然為什么還有庫存?
羅猛認為,這是很重要的,如果災民有需求但政府這邊卻囤積,那就說明救災物資發放不力,查實的話,是嚴重問題。
鎮長的解釋是,一方面帳篷確實夠了,另一面沒有退回去是因為大批的援建人員即將進入災區,需要給他們預留。床的問題是因為零件的不配套。
審計小組就這個問題向鎮里開出了審計調查報告,要求鎮里在兩三天內就帳篷庫存的問題正式回復審計部門。
發電機、電風扇的問題似乎也都不是什么大事,審計人員的較真會不會引起鎮里干部的反感?鎮長張思學比較坦然,他說,他希望有這樣的審計,因為他知道,救災物資錢款就是干部頭上的“堰塞湖”,不僅群眾盯得緊,就是捐助的公眾也很關注,鎮里的工作再仔細,也有掛一漏萬的時候,審計來幫著找毛病,反而使他們的工作更安全了。
看看災區群眾和政府說的是否一致
審計人員賈楊正在一筆筆計算救災的錢用到哪里了。她說,不僅要看進來和發出去的錢對不對得上,更重要的要走訪受災群眾,看看他們是否領到了中央劃撥的錢。另外,中央對三孤人員、三無人員還有特殊的補貼,他們也要核實他們的身份,以及村里有沒有對領錢的情況進行公示。
比如,鎮里的工作人員告訴賈楊,全鎮有兩名地震中成為孤兒的孩子領取了特殊補貼,賈楊就非常仔細地詢問兩個孩子的情況,包括他們的情況有沒有貼出公示,甚至要看看公示是否還在。
在向村一級的延伸審計中,賈楊選擇了浦陽鎮的欄廂村。在欄廂村,審計人員選擇了于建英一家進行調查。賈楊拿出鎮里提供的領取補貼的花名冊問于建英,“這個領了錢的字是不是你簽的”,“上面的數字是不是和你領到的一致?”辨認以后,于建英認可說,就是她簽的字,領的錢。賈楊又問,家里有多少人領到“三無”補貼,有沒有看到村委會關于“三無”人員領取補貼的公示。于老太太說自己家里的三口人都領到了“三無”人員的補貼,公示也看見了。
而羅猛更關注的是,受災群眾領到的物資和鎮里說得是否一致。于建英一家的回答和政府物資分配表上的說法是一致的。
兩名審計人員認可了浦陽鎮救災款物的發放。但他們告訴記者,這決不是這個鎮和這個村的終極審計,因為救災款物的數量每天都在變化,根據工作需要他們還會再到這里來。(劉世昕)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