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7月14日報道,經中央批準,中組部已委托國家統計局開展民意調查,從2008年起每年在全國31個省區市以及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事業單位,具體圍繞干部群眾對組織工作的滿意度展開。
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認為,這不僅是“推進黨務公開、發展黨內民主的一個重要舉措,也是保障人民群眾對組織工作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提高組織工作公眾參與度的重要渠道。”確然如是,但前提是民意調查的本身是否科學。
此次中組部的民意調查關鍵就在于,把民意調查的權力交給第三方,進行科學的調查統計。這在此前許多地方和部門進行的各種民意調查中是不多見的。這意味著,民意調查走向科學,工作和決策有了更加科學的民意基礎。
不能說,我們以前的許多民意調查就不能真實地反映民意,但作為一種制度和機制來說,一些調查確有先天不足之弊。這是因為,許多單位和部門開展的民意調查,都是由自己人去完成的。這就難以避免“群眾揀好聽的說,調查者揀好聽的記”等現象發生。不采取回避原則,就很難保證調查的客觀公正。因而,把調查的權力交給第三方,由其獨立完成,避免干預干涉,才能從制度和機制上對調查的客觀公正性作出保障。
在現實生活中,似乎誰都在說了解民意,聽取民意。但要真正做到全面而真實的掌握民意,并非易事。由于時間和空間的局限、調查的方式手段不同、調查者的能力水平的限制,許多了解來的民意往往是片面的,失之偏頗。這是因為,民意調查也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涉及到統計學領域的許多專業問題。根據調查主題的需要,從地域的選定,到對象的選取,從樣本數量的確定,到科學的分析,有一樣沒做到或沒考慮周全,調查結果就可能部分失真。
在這個意義上,專業的調查統計部門更具有調查的科學性。在一些發達國家,民意調查機構發展較早較快,對調查的專業性有很高的要求,目的就是為了確保調查的科學。在我國,社會上的民意調查機構并不多見。在這種情勢下,就一個國家部門工作的大型民意調查,委托國家統計部門去進行,就比較穩妥。
隨著民意越來越成為政府部門的決策依據,成為開展和改進工作的前提,民意調查的科學性問題也日益突出。中組部的決定是民意走向科學的一個良好發端,必將有利于引導各地、各單位、各部門重視民意調查的科學,進而建立起科學的民意調查制度和機制。另一方面,這種科學的民意調查的需求,也將催生更多的民意調查機構,去獨立而專業地從事各種專項民意調查任務。
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建基于科學的民意,更多的專業而獨立的民調機構確保調查的科學,這是社會的一大進步,也必定能夠推動我們獲得更大發展。(陳家興)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