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怎樣才能聽到真話,或者聽到更多的真話,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平常,但在實際上具有深刻理論意義的重要問題。
一些地方“真話”為何會“沒有市場”
“說真話”是一種社會的德行。這是一種既可以被鼓勵培養,也可能被逐漸消滅的社會德行。換句話說,人在江湖,無論是說真話、聽真話或者說假話、聽假話的偏好選擇,除了先天的本性之外,更是源自后天感染,亦即“習得”或“從俗”。對于一個社會群體而言,通過一定時間的“培養”,說假話就會成為習慣。這種培養的本質,就是當它說真話的時候便受到懲罰,而在“掩飾”與“撒謊”的情況下可以得到好處,至少是可以規避懲罰。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學說,由此得到印證。這其中還有一個更為“哲學”的問題,即一個人“說真話”或“說假話”的習慣本質,究竟是后天習得,還是有先天的基因作用。由此引申開來,如果是后天習得的習慣,那么它是否會因為進化的選擇而進入未來人類的基因?
為什么往往“假話有市場”:經濟學視角里的“真話”
以經濟學的語言來解釋,說真話是“供給”,聽真話是“需求”。需求決定供給,如果沒有足夠的需求,那么關于“真話”的“供給”必定趨于萎縮。換言之,“真話”的供給取決于需求。在一個根本不存在“真話”需求的社會環境中,不可能存在任何有價值的“真話”的供給。反之亦然,如果在一個市場環境中,說假話成為風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那么作為“供給”的假話便會大行其道,這就是坊間百姓所深惡痛絕但卻基本無力改變的“假話有市場”。前些年在某些地方的統計數字中,“摻水”現象嚴重,省市領導機關發布文件要求“擠出”經濟發展數據中的水分,竟會成為重要的“新聞”,足見“說假話成風”問題的嚴重性和普遍性。
按照法制社會“公序良俗”的原則,即文明人類的道德共識,“說假話”是“不好的”;終其極致的“假話”,便是違法。若從“凡事必有成本”的角度考察,無論說真話還是說假話,都會有“成本”的付出。說真話的成本,是“守法成本”,說假話產生的付出,就是“違法成本”。當說真話的人不斷受到懲罰,也就是要付出更高的“守法成本”的時候,真話便會絕跡,而假話必然盛行。人們形容一個社會的狀態,可以“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也可以說在某些特定的社會環境中“假話沒有市場”。反之亦然,在有些社會環境中,也可以形成“真話沒有市場”的局面。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國家經濟政策的變化,公序良俗的概念逐漸擴展到經濟領域,即為了調整當事人之間的契約關系,而對經濟自由予以限制的公序。按照現代經濟學已經闡明的規律,一個市場風格的形成,主要取決于統轄并調節控制這一市場的“制度”。“假話”相當于商品意義上的“假冒偽劣”,在一個鼓勵“假話”的市場中,“真話”只能退出。而當一個制度體系不再遵循“公序良俗”原則的時候,這個體制所代表的社會便沒有真話可言。
在涉及環境問題的諸多制約因素中,制度因素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從某種意義上說,說真話與說假話的問題也是“環保”問題。自然界里的生物,包括人,賴以棲身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受到毒害,被稱作“環境污染”;而假話成風,受到污染的則是社會人群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科學家經過長期的研究得出結論:解決環境保護問題的關鍵,既不是金錢,也不是技術,而是制度。換句話說,在涉及環境問題的諸多制約因素中,制度因素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這個結論,在解釋或者解決因為“假話”造成的社會污染方面也完全適用。在宏觀討論的層面,沒有真正得到凈化的制度,就沒有真話的市場。說真話的市場不能形成,因為“說假話”而造成的社會污染問題就不可能得到解決。
另一方面,在微觀層面,干部要想聽到真話,進而聽到更多的真話,最為首要的先決條件,是我們的干部本人必須出以公心,“希望”聽到真話,從而在自己負責的“一畝三分地”不斷培育“真話”的市場。希望聽到真話的干部,通常自己也傾向于“說真話”,或者選擇“不說假話”。 (龔益)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