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開幕式的宏大場面,給在“鳥巢”現場觀看的各國首腦、國際各界人士留下的印象,不僅僅是聲光電效果的視覺沖擊,還有對中國悠久文明和當代發展的驚嘆。
塞爾維亞總統塔迪奇對本報記者說,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近幾十年來中國的飛速發展和中國人散發出的強大自信。中國的成功發展模式也已經成為世界的一個榜樣。
法國《費加羅報》將“鳥巢”稱為“匯集全球政界名流和億萬觀眾矚目的中心”,是“中國展現自豪和復興的舞臺”。BBC也在實況轉播時評論說,開幕式充分顯示了中國人的自信和戰略思維。
記者的一些歐洲朋友也認為,此次奧運會能成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體育盛會,充分反映了中國的“能力”。只有中國才能在如此之大的規模中,組織有條不紊。
不過,在這些正面評論和良好祝愿聲中,不少西方媒體也對中國奧運會進行了負面的評論和報道。這些報道并不新奇,無非就是關注中國“民主、人權”,“奧運會不應在民主、人權記錄差的中國舉行”等等。
西方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記者近日對不少歐洲的專家、學者朋友進行了了解。其中大多數人認為,大可不必為這些負面報道而煩憂。奧運會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體育盛會,如果非要從“政治角度”來理解奧運會的話,就應該清楚,奧運會承載著人類“團結、和平、發展”的理想,這才是她的政治內涵。
他們認為,中國為奧運會宏偉體育場館進行的建設,為改善空氣質量、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努力,以及中國在社會發展和人文關懷方面的進步,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這才是北京奧運會成功的意義所在。到“鳥巢”現場觀看奧運會開幕式的眾多國家元首,已經以他們的行動,表達了對北京奧運會的支持。
西方許多媒體所謂“奧運會不應在中國舉辦”這個命題,已經是毫無意義的一個偽命題。德國奧林匹克學院院長霍菲爾在接受德國之聲采訪時曾指出,一些西方報道把自己關注的焦點放在民主和人權方面,并做出一些負面報道,這是一種失之偏頗的做法。
國際奧委會已經否認了把奧運會和民主、人權聯系在一起的做法。正如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所說,奧運會是和平的聚會,204個國家和地區奧委會相聚于北京,跨越了民族、宗教以及政治制度的界限。
霍菲爾認為,應該保持國際奧委會在批準奧運會舉辦權方面的權威。如果把“是不是民主國家”作為發放舉辦權的標準的話,那么另一個問題就會隨之而來:“究竟什么樣的國家算是民主國家呢?”
他說:“在人權問題上,如果我們僅僅以‘大赦國際’的報告作為判斷人權的依據,把所有進入‘大赦國際’黑名單的國家都剔除的話,那么所剩的國家就寥寥無幾了。”(記者 楊麗明)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