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素質和能力的提高,需要強調教育和培訓,但更有賴于政治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制度推進
黨的十七大以來,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質作為戰略任務在部署。在今年夏天召開的全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會議上,來自中央的要求指出,目前干部隊伍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上存在明顯缺陷和不足,強調要加強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為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面發展提供重要保證。
在高層看來,當下干部素質能力上的明顯缺陷和不足,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是許多干部面對層出不窮的新知識、新情況、新事物,遇到了老知識不管用、新知識不夠用的問題,出現了程度不同的“知識恐慌”、“本領恐慌”;
二是有些干部思想境界不高,精神狀態不佳,作風比較漂浮,黨性鍛煉缺乏,在理想信念、大局觀念、奉獻意識、清正廉潔等方面需要大力加強修養。
曾為政治局集體學習授課的中央黨校陳雪薇教授對《瞭望》新聞周刊說:“中央對于干部隊伍目前存在的這兩大問題的估計和分析,非常及時、準確、中肯,值得各級黨委、教育部門、組織部門高度重視。”
知識、本領為何“恐慌”
中國正處于經濟社會高速發展階段,經濟增長方式正在轉變,社會建設任務猛增,國內國際形勢瞬息萬變且彼此聯動。今天管用的知識和方法,明天就可能面臨修正和更新。受訪專家認為,這是數量龐大且理論文化水平參差不齊的干部隊伍出現知識和本領雙重恐慌的客觀因素。
根據我國目前的發展現實,多位專家建議,干部隊伍最應“惡補”的知識、本領、能力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環境下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有效化解復雜矛盾、整合社會資源的能力;以國際視角把握機遇、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
首先是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梁妍慧說,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鍛煉,干部隊伍已經具備了在世界經濟形勢良好的情況下,依靠加大出口和吸引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的經驗。但是當國際經濟形勢出現波動,特別是在我國從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向科學發展轉變的過程中,干部們普遍缺乏駕馭復雜局面、提高經濟增長素質、擴大內需的經驗。
“所以,要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環境下駕馭市場經濟,從而實現科學發展,各級領導干部的經驗、思路、手段和方法都還比較欠缺”,梁妍慧說。
其次,隨著社會不同利益群體邊界的逐漸清晰,利益矛盾需要進行大量的疏導、協調,這就需要干部具備綜合的協調矛盾、整合社會的能力。
貴州甕安事件和云南孟連事件,是2008年年中發生的較大規模的群體性事件。“甕安事件和孟連事件背后‘利益協調失當’的誘因在其他地區也同樣存在,要避免如此大規模的群體性事件重演,降低各方損失,干部們不僅要關注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更要借鑒教訓,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利益表達的常規渠道,建立矛盾調處機制”,梁妍慧說。
其三,當今時代,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圍繞市場、科技、能源和資源的全方位競爭更趨激烈,以思想文化為基礎的軟實力競爭更加突出,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中國的國內問題正在與國際問題相互聯動。此時,干部更需要具備從國際視角下觀察和解決國內問題的能力。
陳雪薇教授說,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各級領導干部應該樹立寬廣的世界眼光,保持清醒頭腦,善于從國內國際兩個視角看問題,提高科學判斷形勢、進行戰略思維的能力和把握機遇、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能力。
“這些亟待‘惡補’的知識、本領、能力,在一些基層干部中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從重大突發事件背后的干部因素來看,一些干部對自身知識、本領的欠缺還沒有恐慌意識。這種麻木令人震驚,應當提高警惕”,陳雪薇說。
提升道德品行和精神境界
在群眾眼中,有些干部不能說能力不強,但政治上不堅定,品德不好,因而并不認可。
“思想境界不高,主要指一些干部的生活情趣問題”,梁妍慧說,“從近年來出現的一些貪腐案件來看,官員‘包養情婦’等私生活糜爛問題越來越突出,這是中央提出干部思想境界問題的大背景”。
在2007年1月初的中紀委七次全會上,胡錦濤總書記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講操守,重品行,注重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專家認為,這標志著干部生活作風問題進入中國反腐敗工作的視野之中。
“精神狀態不佳,指的是一些干部存在‘混日子’的現象”,陳雪薇說,雖然這是一個“新詞”,但在現實中并不是“新事”。“一些干部感覺仕途已經‘到頂’,工作沒有動力,整天混日子,對待工作敷衍了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降低了黨和國家政策的落實效率”。
國家行政學院竹立家教授說:“從我的基層調研感受來看,目前,干部作風漂浮,只關心政績工程,做表面文章,應付考核評估,這已經不是個別現象,直接導致了中央政策在中觀和微觀層面的‘執行難’。這是我們黨在執政過程中應該高度重視的問題”。
他說,一些干部對群眾關心的問題不聞不問,對一些短期內難以出成績的深入工作置之不理,導致社會矛盾日益積累,最終引發大規模群體性事件。“深刻的教訓告訴我們,應當嚴厲懲處這些膽大妄為的干部,因為這些人已經威脅到了黨的執政能力和在群眾中的形象”。
“當然,作風漂浮的問題與現有的考核評估體系也直接相關”,竹立家對本刊記者說,“考核體系就是干部的‘指揮棒’。目前,以科學發展為目標的綜合考核體系正在制定之中,各地也進行了一些探索”。
幾乎每個落馬貪官在總結自己的問題時,都要提到一句話:“放松了對自己的思想教育”。“這實際上就是‘黨性鍛煉缺乏’的集中表現”,梁妍慧說,“在現實中,一些干部對黨的歷史、傳統講得少了,對信仰的追求講得少了,對吃喝、住房、汽車攀比的多了;同時黨內相關的監督機制也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于是就出現了黨性鍛煉弱化的問題”。而“理想信念、大局觀念、奉獻意識、清正廉潔”,正是目前黨性鍛煉和黨性教育中存在的弱點和努力的方向。
培訓著眼于覆蓋整個干部隊伍
從今年開始,新一輪的大規模干部培訓啟動。此次全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會議,還討論了《關于2008~2012年大規模培訓干部工作的實施意見》。中央強調,與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相比,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還存在不適應的地方。
突出表現在:不少單位對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重視不夠,重選拔、輕培訓的情況比較嚴重。培訓中形式主義、脫離實際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培訓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干部培訓需求貼得不緊,培訓內容不新、方法不活,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不強。干部教育培訓機構體系的開放度和競爭性不夠,優質培訓資源不足與資源相對過剩的現象并存,多頭培訓、重復培訓、多年不訓的現象并存。不同地區、類別、層次干部的教育培訓發展不夠平衡,宏觀管理和分類指導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一些干部在培訓中存在功利主義、學習不認真以及學風不正、學用脫節的現象等。
對此,竹立家教授表示,目前我國共有4600多個培訓機構,2007年培訓總人數為7500萬人,培訓成本不可謂不高。但是教育培訓體系的改革尚未跟上,不少方面仍然存在“四化”傾向:培訓機構官僚化、培訓管理貴族化、培訓課程設置娛樂化、培訓內容西方化。這些問題與中央對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所存在問題的判斷高度一致。
梁妍慧教授說,根據現實情況對干部素質提出的新要求,干部教育培訓體制也需要進行改革。這種改革包括,在加大財力投入的同時注重對培訓實效的衡量,改封閉式的自我培訓為開放式培訓,將各地的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和高校的培訓資源進行有效的橫向整合等。
據本刊記者了解,中央黨校正在從課程設置、培訓時間、培訓方式等方面進行新的探索。比如,在不放松系統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增加運用現有知識發現、分析、解決重大現實問題的課程內容;增加體驗式教學、情景教學、案例教學等新的教學方式;將原本4個半月的輪訓時間縮短為2個月,以保證所有干部都能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完成正常培訓。
尋求治本之道
目前,我國的干部隊伍中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和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已經成為主體,相當一部分干部學歷層次比較高,思維比較活躍,綜合素質比較好。在一個更為合理的激勵機制和組織體系中,這些干部的素質能力有望得到更大的提升。
梁妍慧教授常年從事干部培訓工作。她對本刊記者說,近年來,隨著干部年輕化的加速,干部隊伍,特別是“中層”干部隊伍的素質正在快速提高。干部的知識水平普遍較高,能夠熟練掌握現代信息來源,眼界開闊,對現實問題非常敏感,而且具有較強的分析能力。
從國家行政學院建院之初即在此從事教學工作的竹立家教授,15年來接觸了大批受訓干部。他也有著同樣的感受。他認為,應該抓住干部年輕化、素質提升的契機,通過深層體制的改革,為促進干部素質能力快速提高提供制度保障。
竹立家教授說,從國內外經驗來看,一個國家的公務員素質取決于三個因素。首先是整體的政治環境。其次是組織結構和機制。最后才是教育培訓。可以說,教育培訓只能起到增加和更新知識、工作技巧,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的作用,而要真正提高干部的素質還要依靠整體的政治體制改革和行政體制改革,包括考核評價體系的改革。
如果知識因素在升遷過程中所占的權重不大,干部自然沒有學習和提高的動力”,竹立家說,“惟有我們的整體政治環境和組織制度鼓勵干部積極向上,樹立公共精神,才能夠更有力地推動干部隊伍素質、能力實現真正的提高。這有賴于政治體制改革和行政體制改革的制度推進,同時也是治本之道。”(記者楊琳)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