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員昨天下午首次在太空成功回收了暴露試驗的固體潤滑材料。科學家指出,這次試驗將對開發高性能的太空潤滑材料產生極其重大的影響。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承擔了神舟七號飛船應用系統固體潤滑材料空間試驗項目。27日下午4時多,進行艙外活動的航天員翟志剛取下了飛船軌道艙外事先安裝好的固體潤滑材料試驗樣品。樣品將被帶回地球。
總體負責這項研究的蘭州化物所所長、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維民研究員說,這項試驗的目的是獲得低地球軌道環境對固體潤滑與防護材料性能、結構、失效破壞機制的影響規律,進而開展高可靠、抗侵蝕、長壽命固體潤滑與防護材料及其相關技術的研究,將為發展具有良好耐空間環境特性的新型潤滑防護材料技術,滿足中國航天發展對先進潤滑材料的需求以及長期穩定運行的天地一體化網絡系統建設提供技術基礎。
鑒于神舟七號飛行任務周期的約束條件,要求試驗樣品要在較短的試驗周期內取得有效的試驗結果;要求確定的試驗樣品在原子氧環境中有不同程度的反應,以便判別試驗的效果;要求試驗樣品及其空間試驗過程中可能形成的反應產物對航天員健康不產生威脅;同時要求選取的樣品在本項目試驗周期內要明顯反映原子氧等環境因素對固體潤滑材料的影響效應并具有代表性。
蘭州化物所科研人員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分析工作,最終篩選確定了3類11種試驗樣品。主要包括三大類:潤滑薄膜系列,潤滑涂層系列和自潤滑復合材料。
主管設計師、蘭州化物所先進潤滑與防護材料研發中心副主任翁立軍研究員說,為適應神舟七號飛船飛行任務特點,試驗要求該裝置在發射階段能夠將試驗樣品臺可靠地固定在艙外,在出艙活動期間由航天員便利地解鎖并回收樣品臺。
為此,蘭州化物所與中科院光電研究院聯合攻關,在沒有可借鑒經驗的情況下,經過2000多次反復試驗驗證,創新性地設計并研制了同時具備鎖緊及解鎖功能的試驗裝置,航天員只需要用一只手就能完成撥、拉、壓、提四個動作,便利地將試驗裝置取下并回收。
神舟七號飛船應用系統固體潤滑材料空間試驗項目是中國首次由航天員在飛船艙外開展的空間材料試驗項目,該項目獲得的固體潤滑試驗樣品也是中國首次暴露于太空環境并成功回收的空間材料試驗樣品。試驗的圓滿完成,是中國空間材料研究,特別是潤滑材料研究領域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蘭州化物所對空間固體材料的研究歷史悠久,技術儲備雄厚。早在上世紀60年代,該所研究人員就結合國家“兩彈一星”任務的要求開展了固體材料空間研究,先后研發出多種具有優異潤滑性能的固體潤滑材料,如物理氣相沉積潤滑薄膜、粘結固體潤滑涂層、金屬基高溫耐磨自潤滑復合材料、聚合物基自潤滑復合材料、納米尺度潤滑材料等,為國家航天航空領域解決了一系列具有特殊意義的潤滑和磨損技術難題。
從1999年發射的第一艘神舟號飛船起,科研人員已開展了大量固體潤滑材料研究以及相關空間應用實驗。(記者俞錚)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