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據悉,“十一”黃金周前5天,北京前門大街接待的游客數分別為15萬、23萬、30萬、31萬、30萬,其中國慶當天和2日、3日的客流量分別創了前門開街以來的新高。 中新社發 玉龍 攝
|
10月3日,據悉,“十一”黃金周前5天,北京前門大街接待的游客數分別為15萬、23萬、30萬、31萬、30萬,其中國慶當天和2日、3日的客流量分別創了前門開街以來的新高。 中新社發 玉龍 攝
|
來自全國假日旅游部際協調會議2008年“十一”黃金周第7號旅游信息預報顯示,“十一”長假形成了今年首次國內旅游高峰。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旅游總量平穩增長,9月29日—10月5日,納入全國假日旅游統計預報體系的119個旅游景區(點)共接待游客1829.1萬人次,同比增長13.2%,門票收入同比增長16.4%。這是在上半年我國連續發生重大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旅游業發展遭遇重創后形成的首次國內旅游高峰,假日消費需求面進一步擴大。專家表示,雖然今年國內旅游業遭遇了一連串的“狀況”,但是“十一”黃金周給旅游業和廣大民眾帶來的利益有目共睹,不能輕言取消,要檢驗假日改革的效果,明年將是關鍵一年。
出游人數創新高
記者昨日從全國假日辦獲悉,“十一”長假迎來了今年國內游的首個高峰,納入全國假日旅游統計預報體系的119個旅游景區(點)共接待游客1829.1萬人次,同比增長13.2%,門票收入同比增長16.4%。而廣州假日辦方面的數據顯示,黃金周7天,廣州城市接待863.14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7.41%;30家景點景區接待游客達584.28萬人次,同比增長16.99%。而來自廣東省各地市的消息,除了遭遇臺風的部分景區以外,不少城市的接待量都創新高。黃金周期間,湛江共接待游客106.82萬人次,同比增長16.6%,旅游收入2.08億元,同比增長7.8%,這是該市黃金周游客接待量首次突破百萬大關、旅游收入首次突破2億元大關。
“上述信息表明,由于‘五一’黃金周取消,加上4個小長假對短線旅游消費能量的釋放,‘十一’黃金周的旅游出現井噴毫無疑問。”知名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博士表示,實際上,從氣候、文化等多種因素來看,如果一年只有一次長線旅游的機會,更多的人傾向于選擇在“五一”黃金周上路。“現在,大多數游客被迫適應假日改革帶來的變化。今年‘十一’出境游、國內游、省內游毫無疑問都將出現井噴或火爆的情形。”南湖國旅·西部假期董事副總經理鄭年軍表示,出游人數創新高是今年“十一”黃金周的最大特點。“增加4個小長假,不但沒有起到疏導客流的作用,反而把龐大的客流量一下子轉移至‘十一’黃金周。”
黃金周存廢之爭
據了解,2006年我國全年旅游總收入為8935億元,而去年則一舉突破萬億大關,達到10957億,同比2006年增長22.6%。根據《2007年中國旅游業統計公報》計算,去年全年在春節、“五一”、“十一”3個黃金周中,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4.17億人次,約占全年國內游總出游人數的25.9%;實現旅游收入1816億元,占全年16.6%。
國慶節前,關于黃金周的存廢之爭再次見諸報端,但是黃金周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卻是鐵一樣的事實,去年21天的黃金周,雖然僅占全年365天的5.8%,但卻產生了一組驚人的數字,創造了全年旅游收入的一成七。“對旅游業而言,黃金周的確帶來了一筆較大的收入,因為這么多的市民集中在這一時段出游,帶來營業額的大幅上升。從中我們看到了旅游業的巨大潛力和市民強大的消費力。”鄭年軍表示,但今年的情況已經發生了改變,營業額同比呈現下降趨勢,“事實上,春節已經因為雪災而大受影響,對于旅游業而言今年就剩一個國慶黃金周。即使國慶營業額增長超過30%,也很難令全年假期收入與去年相提并論。可以預見,今年的大小黃金周旅游收入很難保持去年的比例。”
明年將是檢驗假日改革效果關鍵一年
廣東省旅游協會副會長李進茂表示,不應再去討論廢除黃金周的問題,當前中國的長假期本來就不多。廢除了“五一”黃金周后,只剩下春節和國慶這兩個較長的假期。而事實上,春節與國慶的時間間隔也比較長,要是把國慶假期也取消了的話,從本質上說既不利于人的休息,也不利于旅游業的發展。“另外,就目前情況而言,中國并不具備發展帶薪假期的條件。一是因為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的必然矛盾;二是因為目前政府機關部門也沒有帶頭去做,制度的實施缺乏領軍人。這樣的情況就必然導致帶薪假期落實的艱難”。
劉思敏認為,如果不是今年一連串的“天災人禍”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公眾出行、出游的信心,增加了不確定性,“十一”黃金周井噴的情形更加難以想象。最近一個月經濟市場的不穩定,股市大跌,影響了不少人的出游情緒,諸多變數使透視2008“十一”黃金周變得困難,也因此失去了檢驗假日改革成敗的標本意義,而明年將是檢驗假日改革效果的關鍵一年。
記者 蔡華鋒 景小華 實習生朱瑩瑩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