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安徽小崗村茅草房。 中新社發 張婭子 攝
7月2日,安徽滁州市宣傳部、共青團滁州市委共同組織的大中專學生暑期社會活動在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鳳陽縣小崗村啟動。來自滁州學院和全市各大中專學校的200多名志愿者們以“弘揚大包干精神,爭當新時代先鋒”為主題,將啟程奔赴農村開展理論及政策宣講、科技支農、支教支醫、法律援助等多項社會實踐。 中新社發 王家國 攝
|
昔日的安徽小崗村茅草房。 中新社發 張婭子 攝
7月2日,安徽滁州市宣傳部、共青團滁州市委共同組織的大中專學生暑期社會活動在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鳳陽縣小崗村啟動。來自滁州學院和全市各大中專學校的200多名志愿者們以“弘揚大包干精神,爭當新時代先鋒”為主題,將啟程奔赴農村開展理論及政策宣講、科技支農、支教支醫、法律援助等多項社會實踐。 中新社發 王家國 攝
|
主持人(董倩):
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新聞1+1》。
30年前,安徽鳳陽小崗村的18名農民應該說是豁出了性命,從大集體生產中脫離了出來,但是我們再看30年后,安徽鳳陽小崗村的土地又趨于合作經營,三十年來,這分分合合說明了什么?今天我們就請到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的研究員黨國英先生,來為我們解讀。
接下來我們不妨通過一個短片,先看一看今天的小崗村以及在過去30年它都經歷了哪些。
小崗村的分與合:從包產到戶回到新的合作社
短片:
最近,在曾經以包產到戶聞名全國的安徽小崗村,村民們又自發地搞起了發展合作社,按照新的合作社模式,當年小崗村分到各家各戶的土地將重新集中到集體合并開發利用。
1978年,小崗村的18個村民冒著坐牢的危險,在一份承包責任制的文書上按了鮮紅的手印。協議上寫著,如果村干部坐牢殺頭,其他農戶保證把他們的小孩養到18歲。坐牢殺頭的情況最終沒有發生,包產到戶、包干到組的措施開始實行,他們將公社的田地劃給個別社員經營,社員向公社納公糧。在此之前的小崗村是全縣有名的吃糧靠返銷、用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幾乎家家外出討飯,而大包干剛一年,村民們就解決了溫飽問題,小崗村這種被饑餓逼出來的改革,后來被譽為“掀開了農村改革的序幕”。
近30年后的2006年,小崗村將村里1800畝土地重新集中起來,將其中1400畝土地以集體的名義,按每畝500元的價格租給上海一家畜禽養殖公司,建設商品豬養殖基地,村民參與分紅,剩下的400畝以公司加基地加農戶的經營方式種植葡萄。
為什么當年包產到戶的土地又重新集中起來呢?小崗村的村干部解釋說,當年的土地大包干雖然解決了溫飽問題,卻并沒有給村民帶來富裕的生活,當我國南方、華東地區一些鄉鎮紛紛大力興辦鄉鎮企業,推進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市場農業的時候,小崗村人卻依舊沿襲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滿足于“35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
2004年,從安徽省財政廳下派到小崗村任村支書的沈浩對記者說,想不到滿身光環的小崗村發展了26年,還只有一條泥土路通往外界,自來水還沒入戶,村委會負債運行,當時人均年收入剛剛超過兩千元,唯一的資本——名氣,如“小崗”、“大包干”也被人搶注了商標,有村民曾經這樣形容自己的生活,“一年超越溫飽線,二十年沒過富?病!泵鎸ΜF實的困境,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小崗人又一次開始探索發展的道路。
從2006年起,小崗從全國公開引進了三十多名大學生,通過土地流轉,政策扶持發展蘑菇大棚,已帶動村民發展大棚二百多畝,畝收益過萬元。有數據顯示,2007年,小崗人均收入達到六千元,高出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約兩千元。如今,站在改革三十年的新起點上,小崗村應該堅守什么,又該如何發展和突破,留待我們思考的問題還有許多。
聯產承包20年,為啥沒過富?玻
主持人:
那就請您解答一個問題,為什么當年小崗村在實行了這個包產到戶之后一年就解決了溫飽問題,但是最后卻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卻一直徘徊在這個溫飽的水平上,沒有跨入到富裕的行列,什么原因?是不是當年那個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實行過程中會出現了什么問題?
黨國英(特邀觀察員):
不能說是我們前30年搞承包制改革搞錯了,不是這樣的。這個承包制改革的確讓整個中國農業有一個很大的發展,讓農民脫貧致富,解決了溫飽問題。那么為什么有些地方農民解決溫飽問題之后沒有進一步富裕,這個應該是基于幾個方面的原因,特別是勞動要轉移,要興辦農業以外的其他產業,如果說勞動力轉移不到位,其他產業沒有發展起來,僅僅靠每戶農民種幾畝地,那當然是不能很富裕的。
主持人:
是這個土地制度本身出了問題嗎?因為你看,在當年他們是拼上了命要從這個分出來,然后現在您看從2004年開始,小崗村嘗試進行把土地又合起來,然后再把它租給上海的一家畜禽養殖公司,然后得到分紅,而且在2007年他們的人均年收入已經超過六千塊錢,這說明什么問題呢?
黨國英:
要想農民致富,鄉鎮企業要有一定的發展,小崗村的問題,過去它鄉鎮企業沒有發展,在農業當中規模經營問題沒有解決,它現在有了發展其他產業的機會,那么其實就是靠非農收入使農民生活水平上了一個臺階,如果說是僅僅靠農業,沒有非農產業的發展,那它的情況的確是不會有大的跳躍。
主持人:
有一種說法,就是說家庭聯產承包制,實際上它沒有打破城鄉的二元體制,所以造成了今天農民的消費能力還是很低,而且農村和城市的差距越來越大。您怎么看待這種評價?
黨國英:
城鄉二元體制的打破要取決于一系列的因素,比如說我們的戶籍制度,戶籍制度可能限制了農民從農村勞動力自由轉移,其實我們過去二元機制主要是這個原因。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