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10月24日電(記者 張勇)地處黃河下游的山東省,30多年來運用抽吸黃河泥沙淤背固堤的科學技術成果,改變了歷史上黃河下游地上懸河臨背懸殊,洪水期間臨背皆水、大堤背河滲水、管涌險情頻發的不利局面,確保黃河下游30年安然無恙。
據山東省黃河河務局局長袁崇仁介紹,黃河難治,根在泥沙。歷史上黃河下游以“善淤、善決、善徙”而著稱于世,洪水泛濫,災害頻繁,被稱為“中國之憂患”。 據權威數據統計,黃河每年進入下游的泥沙多達16億噸,其中約有4億噸泥沙淤積在河道里,致使下游河床平均以每年10厘米的速率淤積抬升,黃河下游形成了典型的地上“懸河”。目前,河床一般高出兩岸背河地面3—5米,防洪水位高出背河地面8—10米,防洪形勢十分嚴峻。1958年黃河大水,山東段黃河800余公里堤防滲水、管涌險情接連不斷,靠百萬軍民的嚴密防守和奮勇搶險才保證了堤防安全。
據了解,為有效處理和利用黃河下游的泥沙,確保黃河安瀾,山東黃河河務系統的干部職工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工作。1970年,黃河上第一只吸泥船——“紅心號”在齊河黃河修防段誕生并投產,標志著機械淤背固堤的啟動。這一創舉,徹底改變了千百年來僅靠人拉肩抬、小推車推土來加固堤防的傳統模式,取得了解放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的歷史性突破。1978年,山東省黃河河務局所創造的“引黃放淤固堤成果”獲得中國“全國科學大會獎”。
30年來,利用“淤背固堤”這一科學技術成果已累計完成放淤固堤土方5.5億立方米,使黃河堤防的寬度增加了80~100米,有效加固黃河大堤750余公里,改變了歷史上黃河下游地上懸河臨背懸殊,險情頻發的不利局面。1976、1982和1996年,盡管黃河下游的水位也接近或超過了1958年,但險情確大為減少。尤為明顯的是,凡是開展放淤固堤的堤段,就再也沒有險情發生。
“引黃放淤固堤”自1970年實施以來,對黃河下游大堤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加固,為戰勝大洪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引黃放淤固堤成果”的實施,不但提高了生產效率,加固了堤防,而且解放了上河工的勞動力,降低了河床,減少了挖用農田。據專家測算,在河道內挖取的5.5億立方米泥沙,如果改為挖地取土,按平均挖深1米計算,需要挖地5.5萬公頃,這相當于數十萬農民的耕地數量。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