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和目標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以保障經濟發展為核心,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節約能源、優化能源結構、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為重點,以科學技術進步為支撐,增進國際合作,不斷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為保護全球氣候作出新的貢獻。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堅持如下原則:
——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下應對氣候變化。氣候變化是在發展中產生的,也必須在發展過程中解決。要在應對氣候變化過程中促進可持續發展,努力實現發展經濟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雙贏。
——“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這是《氣候公約》的核心原則。不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有采取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措施的責任,但是由于各國歷史責任、發展水平、發展階段、能力大小和貢獻方式不同,發達國家要對其歷史累計排放和當前高人均排放承擔責任,率先減少排放,同時要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轉讓技術;發展中國家要在發展經濟、消除貧困的過程中,采取積極的適應和減緩措施,盡可能少排放,為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減緩和適應并重。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兩個有機組成部分。減緩是一項相對長期、艱巨的任務,而適應則更為現實、緊迫,對發展中國家尤為重要。減緩與適應必須統籌兼顧、協調平衡、同舉并重。
——公約和議定書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主渠道。《氣候公約》和《議定書》奠定了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法律基礎,凝聚了國際社會的共識,是目前最具權威性、普遍性、全面性的應對氣候變化國際框架。應當堅定不移地維護《氣候公約》和《議定書》作為應對氣候變化核心機制和主渠道的地位。其他多邊和雙邊的合作,都應該是《氣候公約》和《議定書》的補充和輔助。
——依靠科技創新和技術轉讓。應對氣候變化要靠技術,技術創新和技術轉讓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基礎和支撐。發達國家有義務在推動本國開發和應用先進技術的同時,促進國際技術合作與轉讓,切實履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轉讓技術的承諾,使發展中國家拿得到所需資金,用得上氣候友好技術,提高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全民參與和廣泛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需要轉變傳統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中國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營造政府引導、企業參加和公眾自愿行動的社會氛圍,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公眾的全球環境意識。氣候變化是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必須通過全球的廣泛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解決,中國將一如既往地積極開展和參與一切有利于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
2007年6月中國政府發布《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提出了到2010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總體目標,即: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政策措施取得明顯成效,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不斷增強,氣候變化相關研究水平不斷提高,氣候變化科學研究取得新的進展,公眾的氣候變化意識得到較大提高,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加強。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通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強化能源節約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導向,加大依法實施節能管理的力度,加快節能技術開發、示范和推廣,充分發揮以市場為基礎的節能新機制,提高全社會的節能意識,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努力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到2010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相應減緩二氧化碳排放。
——通過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積極推進核電建設,加快煤層氣開發利用等措施,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到2010年,力爭使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總量(包括大水電)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煤層氣抽采量達到100億立方米。
——通過強化冶金、建材、化工等產業政策,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率,加強氧化亞氮排放治理等措施,控制工業生產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到2010年,力爭使工業生產過程的氧化亞氮排放穩定在2005年的水平。
——通過繼續推廣低排放的高產水稻品種和半旱式栽培技術,采用科學灌溉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研究開發優良反芻動物品種技術和規模化飼養管理技術等措施,加強對動物糞便、廢水和固體廢棄物的管理,加大沼氣利用力度,努力控制甲烷排放。
——通過繼續實施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資源保護、農田基本建設等重點工程和政策措施,到2010年,力爭森林覆蓋率達到20%,實現年碳匯數量比2005年增加約0.5億噸二氧化碳。
增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通過完善多災種的監測預警應急機制、多部門參與的決策協調機制、全社會廣泛參與的行動機制,加強極端氣象災害監測預報能力建設。到2010年,建成一批對經濟社會具有基礎性、全局性、關鍵性作用的氣象災害防御工程,提高應對極端氣象災害的綜合監測預警能力、抵御能力和減災能力。
——通過加強農田基本建設、調整種植制度、選育抗逆品種、開發生物技術等適應性措施,到2010年,力爭新增改良草地2400萬公頃,治理退化、沙化和堿化草地5200萬公頃,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
——通過加強天然林資源保護和自然保護區的監管,繼續開展生態保護重點工程建設,建立重要生態功能區,促進自然生態恢復等措施,到2010年,力爭實現90%左右的典型森林生態系統和國家重點野生動植物得到有效保護,自然保護區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比重達到16%左右,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5萬平方公里,實施生態修復面積30萬平方公里,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積2200萬公頃。
——通過合理開發和優化配置水資源、完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新機制、強化節水和加強水文監測等措施,到2010年,力爭減少水資源系統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節水型社會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基本建成大江大河綜合防洪除澇減災體系,全面提高農田抗旱標準。
——通過加強對海平面變化趨勢的科學監測以及對海洋和海岸帶生態系統的監管,合理利用海岸線,保護濱海濕地,建設沿海防護林體系,不斷加強紅樹林保護和恢復等措施,到2010年,力爭實現全面恢復紅樹林區,提高沿海地區抵御海洋災害的能力。
加強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
——通過加強氣候變化領域的基礎研究,進一步開發和完善研究分析方法,加強對相關專業與管理人才的培養等措施,到2010年,力爭使氣候變化研究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有效制定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和政策,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提供科學依據。
——通過加強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推進國際合作與技術轉讓等措施,到2010年,力爭在能源開發、節能和清潔能源技術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加快先進技術產業化步伐,提高農業、水利、林業等部門適應氣候變化的技術水平,為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增強公眾意識與管理水平
——通過利用現代信息傳播技術和手段,加強氣候變化方面的宣傳、教育和培訓,鼓勵公眾參與等措施,到2010年,力爭在全社會基本普及氣候變化方面的相關知識,提高全民保護氣候意識,為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通過完善多部門參與的決策協調機制,建立企業、公眾廣泛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機制等措施,逐步形成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相適應的、高效的組織機構和管理體系。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