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廣東,得風氣之先,領發展之先。經歷近30年高速增長,走到了發展的節骨眼。
“只有把思想從不適應、不利于科學發展的認識中解放出來,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推動新一輪大發展,廣東才能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見本報《聲音》欄目)2007年12月25日,在廣東省委十屆二次全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上任不到一個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如是說。
那次會議后,一場解放思想大討論在南粵展開,引世人關注:廣東,能否再探新路?
南粵面臨“成長煩惱”
汪洋的話,是近一個月精心調研的結果。
東莞,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張名片,全國第一家來料加工企業就在這里落戶。靠“三來一補”和勞動密集型產業,這個貧瘠的農業縣,寫就了“東莞制造”傳奇。
新建的玉蘭大劇院氣派恢弘,科技館、展覽館一應俱全,工業園區規模浩大……然而,這些掩蓋不了深層次的矛盾。“目前東莞‘三來一補’等企業比重太大,土地、勞動力投入高,但創造效益比較低。”東莞市委書記劉志庚剖析。
東莞的困境,也是珠三角乃至整個廣東面臨的“成長煩惱”。珠三角的酸雨面積日益擴大,陰霾天數年年遞增;2007年,由于自身設計的原因,世界最大的玩具商美國美泰公司突然召回大量中國產玩具,導致與其合作15年的廣東玩具制造廠頃刻倒閉;全國最富的珠三角在廣東,窮得叮當響的落后山區也在廣東……
經濟總量大,但發展方式仍然粗放,可持續發展的壓力較大;產業規模大,但自主創新能力弱,處于國際產業鏈的低端;經濟發展較快,但社會事業和社會管理相對滯后,民生問題仍然突出;城鄉經濟和居民收入都有了長足進步,但發展不夠協調,區域差距大。特別是,不少地方官員一味追求GDP并樂此不疲,而長期粗放式發展所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并未解決。
“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繼續一成不變地按過去的發展模式‘加快發展’,其結果不僅欲速不達,甚至會毀掉今天的發展成果,危及子孫后代發展的條件。”汪洋一針見血。
一石激起千層浪。
全省解放思想大討論啟動,領導小組的組長和副組長,分別是省委書記汪洋和省長黃華華。半年里,廣東組織省、市黨政一把手赴華東考察取經;邀請專家作專題講座;組織宣講團,深入基層進行宣講輔導共13500多場;由省委常委牽頭進行12大專項課題調研……
解放思想,也自下而上獲得了深厚的民意支持。汪洋、黃華華專門邀請網民“灌水”、“拍磚”,3萬多條意見建議和500多篇網文如雪片般飛往省委省政府,為廣東科學發展建言獻策。
30年前,敢闖敢干的廣東,依靠“解放思想”的法寶,沖破束縛,為改革開放“殺出一條血路”。30年后,廣東號召全省干部群眾為科學發展再探新路。
【專家觀察】
2007年,廣東GDP突破3萬億元,經濟總量超過臺灣,占全國1/8。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干部仍舊陷在過去的舊框框里,將“發展就是硬道理”片面理解成“增長就是硬道理”,有些人長期捧著“總量第一”這塊“金字招牌”,不自覺地產生某種優越感,導致不思進取;有些人是以前發展模式的既得利益者,他們當然不希望打破當前的既有格局。這一切,都需要靠繼續解放思想來解決。
廣東省社科院院長 梁桂全
回答“怎么發展”問題
“我們在靈魂深處經歷了一次解放思想的大洗禮。”2008年6月,廣東省委十屆三次全會上,很多官員感慨。
這確實是一場“洗禮”:半年來,從官員到專家學者到普通群眾,廣東人人爭說解放思想,熱議科學發展。而民間的熱情參與也蔚為壯觀。1月24日,奧一網推出一篇1.4萬字的網文《如何解放思想,深圳再當排頭兵》,引起網民熱覽,短短4天,點擊人數上萬。打開谷歌搜索引擎,關于廣東思想解放的搜索結果突破了180萬條。
一本干部群眾和社會各界共同智慧的結晶《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排頭兵的決定》,代表了半年來廣東解放思想的成果。其第一部分提出“八個必須,八個解放出來”,旗幟鮮明地反對片面追求總量和速度、“重物輕人”的觀念,反對粗放型的發展路徑,反對小富即安的思想等。
許多官員都感覺到,這次思想解放,跟30年前的那次,有點不同。
“那次是從左的路線中跳出來,革的是舊體制的命,而這次卻是要‘自我革命’——從過去的經驗、觀念和路徑依賴中跳出來,難度可想而知。”在大討論中,一位干部說。
尤其是在具體工作中,這些基層的官員感觸尤深。過去只要打開大門招商引資就可以了,甚至是“沒有政策就是最好的政策”,而現在還要考慮土地瓶頸、污染評價、節能硬約束……
“廣東經濟總量大,人口多,但人均耕地面積不及全國平均數的1/3。今后幾年,土地供給和廣東的目標及需求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
“過去大家很容易因為量大而滿足,甚至是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是世界工廠。現在,我們必須清醒地從全球眼光來看自己,反思為何我們的產品價格只有人家的1/6。”
在思想解放的大討論中,廣東推動科學發展的“攔路虎”漸漸現形。
在決策層看來,這次解放思想,就是要給廣東的干部造成思想觀念上的沖擊,在落實科學發展觀上,厘清一些共性問題。而專家認為,廣東提出的問題,并不單純指向廣東自身的問題,而是對全國科學發展的有益探索。
【專家觀察】
如果說30年前的解放思想是圍繞“要發展”,那么現在的解放思想就是回答“怎么發展”。如果說以前的解放思想在“破”的方面多有建樹,只要“破”就有思路,跳出來就活;今天不是這個概念,今天要“立”,立起新的科學發展的框架體系,所以一定要先理清思路。
廣東省政協委員 羅必良
“科學發展”落地生根
“找到一批阻礙科學發展的難題,并初步找到破解的思路、方向和舉措。”很多人認為,這是廣東這次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
解放思想大討論的“虛”成果,立即就“落地生根”。進入6月,一系列實打實的舉措在科學發展的大棋盤上一個個落子布局。
攪動棋盤的第一顆棋子,就是那本《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排頭兵的決定》,其中提出的“八個必須,八個解放出來”被認為是廣東未來發展的綱領。
《經濟社會發展指標考核體系》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評價辦法》,則被媒體認為是“要動真格了”。在這兩個新的指揮棒下,考核干部的經濟指標只占到1/3;與此同時,社會發展的指標增加了,包括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支出占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比重、社會安全指數、民主法制建設指數等;體現人民生活狀況的指標增加了,如失業率、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基本社會保險覆蓋率、食品和藥品安全指數等;體現生態環境的指標也增加了,如森林覆蓋率、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完成率、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等。
專家認為,將政績考核的標準校正到科學發展觀的目標上來,無疑是抓住了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牛鼻子。“科學發展作為一種理念上的指向提出已久,但一直存在著無法落實、沒有可定量評價的標準,易于陷入空泛,廣東的這一實踐不失為積極的探索。”中央黨校教授王軍說。
7月,廣東面向社會在全國范圍內公選100名年輕干部,引來6000多人競逐。究其原因,是因為其中包括了珠海副市長、佛山副市長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實權職位。而“拿出最好職位吸引最優秀人才”,也正是思想解放的果實。
9月的廣東首次全省科學技術大會,選派省內外高校科技骨干進駐企業的決定,贏得熱烈掌聲。而5年500億元“雙轉移”資金,也讓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看到大發展的曙光。
當前,受國際大環境影響,外向型企業面臨嚴峻壓力,廣東迅速反應,如東莞拿出10億元財政資金,力爭“撬動”新增貸款190億元到250億元,幫扶面臨困境的中小企業和加工貿易企業融資升級……
這些硬招,打痛了一些人,也不可避免遇到了一些阻力。就拿產業轉移來說,少數習慣了向低端產業要稅收的珠三角地方官員,擔心“雙轉移”后會造成當地“產業空心化”,在執行政策上缺乏積極性。
“不經過一番刻骨銘心的陣痛,就難見彩虹”。為此,“世界工廠”東莞提出要有四個“忍得住”,挺過這場壯士斷腕的考驗。市委書記劉志庚坦言,調整產業結構,實質就是調整利益格局,觸動很大。一要忍得住暫時的陣痛,二要忍得住暫時速度的放緩,三要忍得住暫時收入的減少,第四還要忍得住社會的非議。
“讓善于科學發展的人上、不善于科學發展的人讓、阻礙科學發展的人下。”汪洋在全省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說法,充分顯示了廣東進一步解放思想,闖出一條科學發展新路的決心。(劉泰山 賀林平)
【專家觀察】
廣東正在探索的對既有發展模式進行調整甚至重建的歷程,將為整個中國全局提供改革范式。
廣東省委黨校副校長 陳鴻宇
對解放思想的成果不能高估,對推進科學發展的難度不能低估。實際上廣東還有很多阻攔科學發展的老大難問題沒有破解。真正的改革是利益關系的調整,應當在制度創新上有所突破,這個方面應該說還少有觸動。
廣東省社科院教授 丁 力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