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看兩會部長好聲音
四場部長通道,34位國務院各部委及“兩高”負責人接受中外媒體采訪,有“承諾”有“態度”有“情懷”。
代表“小故事”勾勒中國發展“大全景”
15日上午,第三場“代表通道”集中采訪在人民大會堂一樓中央大廳北側舉行。當日,10位全國人大代表在此接受了媒體的采訪,講述個人或企業發展小故事,勾勒出一幅中國發展的“大全景”。堅守大山深處的江西省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負責人支月英,“一生只為一事來”。39年中,她從步行走到騎摩托車,“走得最多的路是崎嶇的山路,想得最多的事是怎樣教好深山里的每一個孩子”。看到大山的孩子走出去,在各行各業都有所成,她動情地說,感覺到教的不光是臺下坐的孩子,而是大山中幾代人的希望。 [詳細]
中國經濟“六穩”如何實現?
過去幾天,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密集舉行了13場記者會。今年中國經濟“六穩”能否實現、如何實現,官方思路從中可見端倪。 [詳細]
外媒看兩會
兩會期間,不少外國知名學者在外媒開辟專欄、發表評論,解讀中國政策亮點,展望合作共贏。 [詳細]
區域發展將助中國經濟提質升級
中國致力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發展新機制,讓規模效應對區域發展的帶動力更為明顯,成為中國經濟提質升級的重要動力。 [詳細]
把握三組關系 中國政協錨定發展新方位
隨著大會落幕,外界可以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所作常委會工作報告和閉幕會講話中,發現中國政協錨定發展新方位的“密碼” [詳細]
生態興則文明興 中國聚力綠色發展
經濟下行壓力大,中國環保監管是否仍能保持剛性?污染防治取得一定成果,中國會不會產生松懈情緒?這是外界對中國環境治理的疑問。 [詳細]
代表通道聯通大會堂內外 “兩會名片”勾勒中國形象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3場“代表通道”、27名全國人大代表回應社會關切、表達基層聲音,成為聯通大會堂內外的一道獨特風景,也為世界提供了一張了解中國的“兩會名片”。 [詳細]
人大代表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當依托社會信用評級產生的免押、自助、共享等服務方式愈加融入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時,如何清理“老賴”等失信行為,成為全國兩會期間,人大代表熱議的話題。 [詳細]
黃河流域可持續發展受關注 代表建言共護“母親河”
針對“母親河”黃河上游濕地退化沙化、泥沙堆積、水質和生態環境惡化等現狀,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多名人大代表呼吁多措聯合保護,促進黃河、長江流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詳細]
全國兩會釋放利好港澳三重信號
全國兩會進入收官階段,從政府工作報告相關表述到中央多位官員涉港澳事務的表態,會議期間涉港澳內容釋放出三重利好信號。 [詳細]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是中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
China adopts foreign investment law
[詳細]
Job growth fine, yet many other issues need to be addressed
'For the people,' grassroots lawmakers speak up at 'two se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