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3·15”調查:新能源車的續航里程,為什么一直“標不準”?

        “3·15”調查:新能源車的續航里程,為什么一直“標不準”?

        2025年03月17日 17:42 來源:國是直通車
        大字體
        小字體

          文/陳昊星

          相比外觀和性能,許多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汽車時,首先關注的往往是車輛續航里程。畢竟一輛車能跑多遠,直接決定了日常充電的頻率和能否實現長途出行。

          然而,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多數新能源車型普遍存在官方標稱續航與實際續航不符的問題。這也是目前消費者投訴的一大重點。

          2023年中消協報告顯示,新能源車投訴較多,單方面“鎖電”、宣傳續航里程與實際續航里程不符、加價提車等問題困擾消費者。人民網“人民投訴”平臺統計,2024年針對新能源車的投訴中,電池性能與續航虛假宣傳仍是重要方面。

          新能源車在國內發展已逾十年,為何續航里程還是“標不準”?

          新能源車宣傳里程高于實際里程是常態

          近日,國是君走訪了北京多家新能源車直營店。多位銷售人員坦言,自家多款新能源車型的官方續航里程確實與實際使用時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不同季節和使用環境下,續航表現波動明顯。

          有銷售人員表示,在夏季,車輛的空調系統會額外消耗電能,續航普遍比標稱值減少10%左右;而在冬季,由于低溫影響電池活性,續航衰減幅度更為顯著,部分車型的實際續航甚至僅為標稱值的50%—60%。

          一些銷售人員提醒,高速行駛、低溫環境、滿載負荷等因素,都會加速電量消耗,使得續航縮水更加明顯。

          不少消費者也對國是直通車表示,雖然對新能源車的續航衰減已有一定心理預期,但官方宣傳與實際使用的落差仍然影響購車決策。在長途出行時,續航不準讓他們不得不頻繁規劃充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出行焦慮。

          新能源車續航虛標問題并非個例。中國消費者協會也發布過相關案例,說明新能源車宣傳續航與實際續航存在較大偏差。

          案例顯示,2022年11月,消費者張先生向上海市楊浦區消保委投訴:他在當年9月從某品牌汽車官網訂購了一款標稱續航560公里的電動汽車,然而實際使用僅3天后,張先生發現車輛滿電狀態下僅能行駛200多公里,遠低于官方宣傳數據。

          張先生于當年11月前往4S店協商,4S店隨即對車輛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車輛實際續航不足300公里。盡管如此,4S店仍表示車輛電池性能指標未見異常,續航縮水可能是由于天氣寒冷所致。

          隨后,汽車廠商更以“夏季續航打六折、冬季打五折符合電動車行業平均水平”為由,認定車輛不存在質量問題。這一回應引發消費者不滿。

          續航里程不準由多方因素導致

          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測試大多采用CLTC(中國輕型汽車行駛工況)標準。該標準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牽頭制定,并于2021年正式實施。

          CLTC測試通常在實驗室環境下進行,車輛在等速、低速、中速和高速等不同工況下運行,以模擬真實駕駛情況。相較于此前的NEDC(歐洲新車行駛工況)標準,更貼近中國道路環境和消費者的日常駕駛習慣。

          分析人士指出,盡管CLTC比舊標準更貼近現實,但由于測試環境的限制,仍與消費者的實際用車體驗存在一定差距。

          高合汽車工程項目總監楊悅卿認為,新能源汽車官方續航里程與實際使用情況存在較大偏差,主要原因在于車主的真實駕駛環境遠比實驗室測試復雜。影響電動車續航的因素眾多,包括環境溫度、駕駛方式、風阻、車載負荷以及道路狀況等,這些變量都會導致實際續航表現與實驗室測試數據產生顯著差異。

          他也透露,由于CLTC測試工況的特殊性,目前有部分車企通過“定向優化”測試過程,使CLTC數據更加“好看”,但消費者在實際駕駛時,尤其是在極端天氣、高速行駛或滿載情況下,續航衰減明顯。這種測試與現實的落差,正是當前新能源車主普遍面臨的痛點。

          汽車博主“老郭機械局”郭毅寧認為,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CLTC、WLTC等測試標準的具體含義并不直觀,他們更關注的是官方公布的續航數值。因此,當一款車的WLTC續航為400公里,而另一款車的CLTC續航為500公里時,消費者往往會主觀認為后者的續航能力更強。然而,由于不同測試標準的計算方式存在差異,實際駕駛時兩款車的續航表現可能相差無幾。這種信息的不對等,使得消費者在對比續航時容易產生誤解。

          標準是否應該更新?

          現行CLTC標準是否仍能準確反映實際續航,是否需要進一步優化以提升真實性,已成為行業討論的焦點。

          不過,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單純更新標準未必能夠根本解決問題。無論測試標準如何調整,車企總會找到優化策略,使測試結果看起來更理想。因此,無論如何設定標準,測試數據可能與實際使用情況仍會存在差距。

          不過,第三方機構的介入或許是解決續航不準的重要方式。業內人士建議,應該建立更為完善的第三方續航測試與評價機制,同時健全消費者投訴反饋體系,增強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通過引入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對車輛續航進行客觀測評,并結合不同工況下的實際續航表現,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具參考價值的信息,幫助他們做出更為理性的購車決策。

          在楊悅卿看來,除了CLTC標準外,監管部門可以要求車企在標稱續航的同時,公布不同環境下的續航折扣系數,例如三元鋰電池車型在冬季續航約打八折,而磷酸鐵鋰電池車型可能只有六折,讓消費者在購車時有更清晰的預期。

          此外,他還提出,與其盲目相信車企宣傳的續航數據,消費者不如直接參考電池的容量來進行預估。例如,如果一輛車的電耗顯示是15千瓦時每百公里,而它搭載了70千瓦時的電池,那么它的合理續航大約為460公里(70÷15×100)。這種計算方式比僅僅依賴CLTC測試數據更為可靠。

          郭毅寧則認為,消費者在購車時可以更多參考第三方測評機構的數據,例如汽車之家、懂車帝等平臺每年都會開展冬季續航和夏季續航大測試,這些測試通常能夠更真實地反映車輛的續航表現。

        【編輯:于曉】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五月六月婷婷中文字幕在线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 日韩精品92午夜福利免视频 | 在线视频国产网址你懂的 | 在线亚洲国产职场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