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是訪問丨爭奪創新紅利!跨國公司投資中國進入2.0時代

文/龐無忌
創新正在催生投資中國的“新”引力。
近年來,中國在機器人、人工智能、游戲開發、腦機接口等前沿科技領域的創新成果和產業化應用,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海外投資人、跨國公司紛紛加倉中國資產,投資中國新興產業。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期間,畢馬威中國候任主席鄒俊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專訪時指出,在超大規模市場、完整的產業鏈等傳統吸引力之外,“中國創新”正在成為跨國公司投資中國的“新”引力,跨國公司投資中國進入2.0時代。
畢馬威中國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創新生態系統在跨國企業全球戰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全球戰略中融入中國創新體系,被跨國企業視為其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驅動力。
鄒俊說,投資者、企業正用實際行動加碼投資中國市場。今年以來,已經有一批重大外商投資項目接連落地中國,預估投資額高達330億美元。中國的工程師紅利與市場規模優勢,以及新興產業的新一輪資本開支將對經濟形成強大拉力。
“中國創新”正在與“中國市場”“中國速度”“中國開放”等并駕齊驅,成為中國磁力的重要來源。
采訪實錄摘要如下:
中國資產價值重估
國是直通車:近期多個外資機構和投資人增持中國債券、股票等資產,有機構稱國際長線投資者回歸中國資產。這一變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鄒俊:背后是科技創新驅動中國資產重估。隨著近期中國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突破,以及官方加大對科技進步的政策支持,越來越多海外投資機構開始考慮增持中國股票等資產。中國的科技領域不僅有非常好的發展土壤,還有龐大的企業和消費者用戶,他們都對這些新技術和應用有著非常高的接受程度,這些都是持續推動科技創新的源動力。這也是全球機構投資者近期對中國資產、科技資產關注度提升的主要原因。
國是直通車:您認為,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有哪些獨特優勢?
鄒俊:中國具有工程師紅利與市場規模優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我國在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領域取得顯著進展。中國的工程師紅利與市場規模優勢,以及新興產業的新一輪資本開支將對經濟形成強大拉力。中國的半導體、量子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系統、生物技術、航空航天、先進制造等領域,將為全球市場參與者釋放更為廣闊的投資發展機遇。
特別是“人工智能+”領域關注度進一步提升。伴隨年初以來國產大模型降低開發門檻,今年多個行業有望進入“硬件規模化+軟件開源化”階段。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智能網聯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有望成為“人工智能+”年內重點賦能領域。
看漲看多中國仍是外企共識
國是直通車:據您了解,外國機構、投資者、企業等對中國市場機遇的判斷是否發生變化?
鄒俊:看漲看多中國仍是外企共識。今年以來,已經有一批重大外商投資項目接連落地中國,預估投資額高達330億美元。投資者、企業正用實際行動加碼投資中國市場。
從結構來看,2024年,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9080家,同比增長9.9%,主要集中在高技術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專業技術服務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等。中國的引資結構持續升級。
中國利用外資呈現高端化、服務化的態勢,高技術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逐步成為外資流入的重要領域。越來越多外資企業在華設立研發中心、加強技術創新合作。近年來,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實際利用外資占比不斷提高,2023年達18%,較上年提升2個百分點。
截至去年底,外商累計在華投資設立企業近124萬家,實際使用外資20.6萬億元人民幣。近5年外商在華直接投資收益率約9%,位居全球前列。從數據上看,中國依然是跨國投資的高地。
國是直通車:未來這一趨勢能否持續?
鄒俊:從政策保障來看,中國發布了“穩外資20條”,就有序擴大自主開放、提高投資促進水平提出新舉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鼓勵外國投資者擴大再投資;切實保障外資企業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標準制定、政府采購等方面的國民待遇;讓外資企業更好發展。
中國正在發展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結合超大規模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一個經濟繁榮的中國,將不斷為世界經濟注入確定性,不斷惠及全球。
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我們相信,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將始終踐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承諾,各國企業投資中國、深耕中國,就是在共享紅利、共同發展。
中國經濟為全球注入活力
國是直通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5%左右增速目標。您認為,哪些因素能支撐這一目標的實現?
鄒俊:設定“5%左右”的經濟增速目標,將為中國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的各項經濟增速目標奠定基礎。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為經濟穩定發展、應對外部環境沖擊提供了堅實支撐。同時,中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發展,將支持中國經濟進一步走向繁榮。
比如,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是顛覆性技術的主要載體之一。開年以來中國在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領域取得突破。這些科技突破通過推動傳統產業升級、促進新興產業崛起、優化勞動力市場結構、深化國際合作與開放等,為宏觀經濟注入信心和活力。
國是直通車:中國經濟穩定發展對世界來說意味著什么?
鄒俊:中國經濟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科技創新正帶動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將產生更多的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
中國市場已成為世界共享的大市場,中國在先進制造業、新型城鎮化、消費結構升級等方面將持續釋放出巨大需求。多年來,中國仍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以及由此激發的市場潛力,將對亞洲乃至全球產生積極溢出效應,并為經濟全球化注入更多活力。


國是直通車精選:
- 2025年03月21日 13:45:00
- 2025年03月21日 13:41:36
- 2025年03月14日 15:34:41
- 2025年03月10日 10:52:57
- 2025年03月10日 10:50:15